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元宇宙

当前位置:首页 > 元宇宙 > 详细内容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中关村软件园:书写产业生态发展新篇章

201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提高站位,从大格局中来思考和定位,把握大势,找准方向,明确目标。

中关村软件园作为中关村科学城的重要部分和中关村发展集团重要的载体和战略支点,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专业化园区,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中更有担当,不断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书写产业生态发展的新篇章。

定义园区产业生态

中关村软件园成立于2000年,成立之初,就承载着国家科技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关村软件园园区产业生态建设是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布局、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布局的重要一极。在战略规划方面,中关村软件园注重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战略规划一直是与时俱进,不断升级。从十一五的“一主两辅”战略发展模式,到十二五的“一基两翼”战略发展模式,再到今天十三五的“一平台双服务三链条多节点”战略发展模式,中关村软件园的不断进行战略升级,推动产业生态发展。

目前,园区集聚了联想(全球)总部、百度、网易北京研发中心、腾讯(北京)总部、新浪总部、滴滴总部、亚信科技、科大讯飞等600余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在园从业软件工程师达7.3万人,总产值逾2000亿元,拥有十百千工程企业28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28家、上市企业(含分支机构)59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5家、收入过亿企业66家。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值805.4亿元,园区2.6平方公里上的单位密度产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人才方面,园区共有25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青年千人”“长江学者”“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和“科技北京”领军人才等共计95人(117人次),拥有两院院士5人。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与园区产业生态建设密不可分。

我们知道,生态本来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放在社会体系当中,生态同样是一个高频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用生态的思维、生态的视角去解决问题,往往能带来综合全面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对产业升级、商业运营是非常有价值的。一般认为,生态的价值是分层次的,不同的领域、不同行业的生态建设,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作为服务科技的载体和平台,现在,全国各地园区也都纷纷花重金打造生态,那么园区生态又是什么呢?中关村软件园给出了如下的答案。

与自然界相类比,中关村软件园认为,园区生态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是园区空间环境,这是园区生态的物理基础。这意味着园区提供办公空间服务,尤其是能满足包括国际巨头在内的总部空间用地;打造园区优美生态环境;梳理并优化周边交通情况等等。二是产业发展要素,这是园区生态的催化剂。包括公共服务配套、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第三方服务,也包括政策服务。三是园区各类企业,这是园区生态的主体。每家园区可根据自身特点予以确定,可以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创业企业等布局均衡的各种规模企业;软件产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网络安全等产业在内的多元化产业企业;全国和国际总部、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组织在内的多形态机构。四是协同生态,这是园区生态的延展。包括园区周边生态的协同,园区向其他地方扩张的区域协同生态。

同时,经过十八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关村软件园认为,高科技园区产业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打造“阳光雨露”的生态体系,全面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优质环境。这个生态体系包括政策引导、产业集群、科技金融、协同创新、国际化发展和产业服务的六大生态要素。

“阳光雨露”带来持续发展

万物生长首先离不开阳光,政府政策就好比产业发展的阳光。中关村软件园从成立以来,得到的政府授牌,有几十项,每个授牌的背后,都是产业政策的落地。中关村软件园已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基地”“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单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中关村信用示范基地”“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园(软件园)”等数十项基地或荣誉。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国领先的高端专业化科技园区、中关村软件园是北京建设世界级软件名城核心区、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科技创新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园区形成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创新政策、创业政策、国际化政策的聚集,为在园企业发展带来政策阳光。

产业集群是林荫。大树底下好乘凉,目前,中关村软件园聚集了知名互联网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一批领军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显现。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机、超算等领域,园区企业核心技术实现领跑,成为全球创新风向标。中关村软件园聚集了多个高精尖产业,如瑞斯康达、亚信、博彦科技、软通动力等企业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北京君正、芯原微等企业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树根互联、重混智能等企业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百度等企业代表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百度、科大讯飞、千方科技、异构智能、汉王科技、智慧眼等企业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东软、软通动力、博彦科技、文思海辉等企业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以及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云基地、中关村领创空间、雷雷伙伴等代表的科技服务业。他们为创业企业树立了榜样,带来了对接,提供了给养。在园区,已形成了一批大手拉小手,一起向前走的生动案例。

科技金融是雨露。金融,就好比水一样滋润大地,在园区,天使投资、VC、PE、产业投资、并购基金等等很多活跃在中关村甚至全国的金融机构、创投机构都在园区当中进行各类投融资的服务。同时,还有一批小额贷款、融资租赁、担保等等这样的金融机构,大家都在在园区里一起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园区上市挂牌企业59家,将近十分之一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 根据不完全统计,园区企业设计或参与设立的基金数量已达28家。园区大企业,如联想、百度、广联达、立思辰、启明星辰等均参与基金。从基金的产业布局看,主要集中在AI、AR/VR等前沿科技领域,如百度阿波罗基金、百度风投、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扶持基金等都主要针对前沿技术进行投资。

协同创新是氧气。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园区把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当作了一个重要的生态要素。协同创新发展就是以创新为核心,以协作为半径,画出更大同心圆。协作范围越广阔、协作方式越多样,协同创新的同心圆就画得更大、更丰富多彩。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园区进一步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天津滨海、廊坊、大同、银川等项目不断落地,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在去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就是对创新工作的莫大的鼓励。在校企协同创新方面,中关村软件园发起成立了中国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汇聚数百家知名高校和企业,通过实习实训、专业共建、双创教育、创业孵化、横向课题等方式搭建校企间人才培养、联合研发、成果转化、共享发展平台,建立了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和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多年举办中国软件生态大会,助力园区生态体系构建构造。

国际化发展是空间。园区不断加大国际创新元素聚集,深化国际合作。园区已经和世界十多个一流科技园结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IBM、甲骨文、中欧商学院、印度TCS集团,汤森路透都在园区,中关村软件园的影响力也已辐射到芬兰、以色列、加拿大、美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园区不断探索国际化发展模式,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高端国际人才、留创企业、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国际创业大赛纷至沓来。园区多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纽交所、港交所等国际资本市场,开展了多起国际并购,正在以全球视野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园区已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与融合创新的重要基地。

产业服务是园丁。园区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利用中关村软件园高端人才集聚、高科技专业园区的创新优势,积极协同科技资源,持续优化园区产业服务,建立针对不同客户群的标准化产品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软件园集成政府、市场服务,积极围绕产业链搭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服务链,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化的产业服务体系。包括从产业研究到创业孵化、品牌拓展、人才培训、科技金融、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信用建设、上市公司沙龙、产业基金等一系列产业促进服务;以及从基础通信服务到云平台服务和智慧型服务的多层次技术支撑服务,合力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强做大,其服务层次、服务规模、服务质量、服务口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持续优化构筑未来高地

归纳起来,中关村软件园“阳光雨露”产业生态体系,具备四个特点,一是高端性,聚集了一批产业发展风向标的龙头企业和前沿技术人才;二是国际性,园区成为建设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展示窗口,国际交流已经成为常态;三是包容性,“小快新”与“高精尖”同步得到蓬勃发展;四是乐享性,创业者也好、上班族也好,在中关村软件园这里,都可以充分感受双创氛围,实现乐享创业、乐享生活。

中关村软件园产业生态建设,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价值。目前,园区一期二期占地2.6平方公里,原来这里是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现在经过18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顶级创新要素的高科技载体,时尚开放、朝气蓬勃的创业社区。同时,中关村软件园还实现了生态价值的对外输出,天津、廊坊、大同、长春等外埠项目的落地,有力带动了当地发展,成为区域升级的强引擎。

2017年12月,北京市发布《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按照指导意见,未来北京将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园区将结合北京“高精尖”产业定位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新特点,推进存量载体优化,开展增量载体出产业项目聚集工作,促进创新要素聚集。在优化产业生态、做长创新服务链方面,务实开展孵化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做到业务发展协同、产业生态互动。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关村成立三十年周年,中关村软件园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立足园区,聚焦北京,协同外埠,面向国际,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征途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关村软件园主要采取四大措施,来完善加强园区产业生态。

其一,持续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其二,持续优化产业发展要素,不断引入更好的科技金融等投融资服务、各种协会、联盟等在内的第三方服务、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等。

其三,持续优化园区环境,完善园区微生态,打造新时代智慧园区。

其四,持续优化区域生态布局,在全国拓展中关村软件园的合作生态。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面向未来,园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科技强国的宏伟战略中,深度融入中关村创新的根与魂,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积极助力构筑世界级创新高地,吸引技术、资本、人才聚集,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高科技园区产业生态发展的引领者,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