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技术促智慧交通稳步推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出快速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资源、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多方助力大数据产业发展
为加强综合国力,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我国对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为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重大研究计划2017年度项目指南》、《大数据白皮书(2018年)》等多项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各地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多个省市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文件规划,部分地区还设置了大数据管理机构。例如,贵州省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贵州省大数据局,贵州市政府设立了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
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指引和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引领,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五个集聚发展区的集聚发展格局。
从发展水平来看,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指数为27.89,排名全国第1;江苏和山东的发展指数分别为27.76和27.44,排名分别为全国第2和第3。
从在产业层面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700亿元,同比增长30%,增长迅速。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超万亿。
大数据促进智慧交通建设
大数据巨大的产值空间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他们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大数据在交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智慧交通的建设。
当前,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难题。在此背景下,将大数据技术与空间感知、云计算、自动控制、交通科学等进行融合应用,可以有效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近日,高德地图与阿里云针对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提出了“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的解决方案。利用新一代交通感知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底盘和云计算应用,可以制定出不同情况下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案,为智慧交通建设贡献力量。
除了企业之外,交管部门也利用大数据来分析道路交通状况,促进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公共交通部门发行的一卡通大量使用,积累了乘客出行的海量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的一种。根据这些数据,交通部门可以统计出各时段、各路段的交通出行参数,甚至可以创建公共交通模型,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此外,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在道路上预埋或预设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收集车流量、客流量信息。将这些信息结合各种道路监控设施及交警指挥控制系统的数据,可以形成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疏散和管制措施预案,合理、有序地疏导交通。
按照传统方式,如果通过人力来预判交通流量,仅仅是一周的视频数据分析,都需要数万交警花费大量时间去查看。而采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搜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并且能够精确到多少车辆往什么方向走,既高效又省时,这就促使各有关方面加快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让大数据更好的服务于智慧交通建设。
未来,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我国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将不断加快,交通拥堵等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人们的出行将会更加便利。
文章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