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筱鹏:通用目的技术(GPT)与两化深度融合
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不仅是一场产业技术革命,而且是一次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针对全球产业技术革命视野下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安筱鹏博士曾在《中国信息界》撰文通过梳理推进人类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技术变革,寻求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指出基于通用目的技术(GPT)的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物质基础。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产业技术革命,而且是一次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然而,技术创新方兴未艾,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转型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尚无法全面、系统、科学把握社会转型的新趋势和新规律。这要求我们回溯历史,通过梳理推进人类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技术变革,寻求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一、通用目的技术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转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和探寻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动因。从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到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从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罗伯特·索洛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到罗默的新增长理论,纵观300年来的产业技术革命,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人们在关注技术对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转型作用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而只有革命性(drastically)的技术进步才能推动人类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学家从同不的角度对技术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Perez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1983),到Lipsey and Bekar提出的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ies)(1995),到后来Bresnahna和 Trajtenberg提出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通用目的技术是推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经济学家们正试图建立通用目的技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新模型。目前,国际社会正越来越多用通用目的技术(GPT)来表述对人类经济社会转型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
关于通用目标技术(GPT)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尚未形成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即使是通用目的技术(GPT)的概念本身,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如像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而关于通用目的技术(GPT)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各个领域(Variety of applications)。通用目的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够从初期的一个应用领域(SPT, Special Purpose Technology)实现向后期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持续促进生产率提高、降低使用者的成本。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应用成本不断下降,技术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三是促进新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生产。与其它技术之间存在着强烈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具有强烈的外部性(Spillovers),其自身在不断演进与创新的同时,能够促进其它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四是技术应用会不断促进生产、流通和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和优化。通用目的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产品和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促进了组织管理方式的优化,实现了产品技术、过程技术、组织技术的提升。
回顾历次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以蒸汽机、内燃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二、三次产业技术革命的角度,还是从熊比特所命名“康德拉季耶夫循环”长波经济增长理论来看,我们都看到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工具,如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信息技术等通用目的技术通过对生产工具的创新,在产品技术、生产过程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层面推进着经济社会转型。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工具生产。”因此,生产工具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准之一,生产工具也是生产力在社会形态这个集合上投影的集中代表。正是通用目的技术对于生产工具的创新,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
二、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能量转换工具是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从传统经济学来理解,工业化是一个经济转型的过程,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结构的转换,即在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基础上,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及由此引发的就业、需求、供给和城乡人口结构的持续变化,并伴随着机器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方式的扩散以新的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形成。
如果从通用目的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所谓工业化,就是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能量转换工具广泛应用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手工工具相比,工业社会的机器是能量驱动的工具。这种工具革命的核心技术就是人们发现了能量之间转换原理并用于劳动工具,使能量转换工具成为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基本工具。蒸气机的发明和使用代替手工工具标志着人类工业社会的开始,之后内燃机、电动机的发明更进一步强化了人类使用能量转换工具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人类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能量转换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并促使人类社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政治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过程。
自17世纪中期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不断探索实现工业化方式和途径,到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中已有40多个国家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回顾过去近百年来以欧美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可以看出许多国家都是在不同的技术背景和国际环境下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英国的工业化始于蒸汽机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不到100年的时间内,各类基于蒸汽机的生产工具在社会的普及推动着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成为实现工业化最早的国家。随着内燃机及电力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能量转换工具的使用更加广泛和普及,也推进了德国、法国、美国工业化进程,并于20世纪前后完成了各自工业化的进程。在300多年的工业社会历程中,能量转换工具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并对人类社会生产及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智能工具是推进信息化的主要动力
关于信息化,我们一般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但是如果从通用目的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革命使得工业社会传统的能量转换为特征的工具被智能化的工具所驱动,形成了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执行能力的工具,而所谓信息化就是智能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并促使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政治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过程。
如果说工业社会的劳动工具解决了人的四肢的有效延伸问题,而信息社会的劳动工具则解决了人脑的问题,是一次增强和扩展人类智力功能、解放人类智力劳动的革命。自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围绕着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显示、处理等环节,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传感器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显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工具在经济社会领域内广泛应用,同时,工业社会以能量转换工具的发动机、传动机、工作机等传统的能量转换工具被智能化的工具所驱动,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推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使得信息资源真正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成为整个社会变革的技术物质基础。
与工业化的能量转换工具不同,工业化进程中传统的“用机器生产机器”模式被信息化进程的“由机器控制机器”所取代。智能工具的广泛使用,一方面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提高知识共享水平、推动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也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优化了生产的工艺流程,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智能工具广泛应用使得生产经营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新的生产方式广泛普及,管理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的分权组织模式转变,企业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信息化正逐步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最后,智能工具的使用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推进交易分工的细化,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因此,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智能工具的使用是人类社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智能工具是推进信息化的主要动力。
四、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础
如果说,工业化是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能量转换工具广泛应用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信息化是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智能工具广泛应用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那么,所谓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就是传统的能量转换工具被信息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引发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活方式融合的过程,而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物质基础。沿着这一思路,我们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需求。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而信息化迎面而来的后发国家而言,信息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是要不要、能不能的问题,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质来讲,能量转换工具的智能化改造在微观层面上是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种优势具有内生的自增强机制,这也是企业尽管面临种种风险,依然积极采用新技术的根本原因。以钢铁、设备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在半个多世纪的不但未被淘汰,而且在全球市场中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其关键在于成功实现了传统生产工具的智能化,这是能量转换工具智能化内生需求的典型模式。
二是广泛应用是通用目的技术的基本特征,它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础。通用目的技术与其它技术之间存在着强烈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具有强烈的外部性(Spillovers),能够促进其它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作为通用目的技术的信息技术本身具有高渗透性、高带动性、高倍增性和高创新性特征,它决定了信息技术具有与传统技术及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它表现在生产产品、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等不同领域,并形成了新的产品、新兴产业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结构转换规律及经济社会组织管理方式。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的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过程。
三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一方面,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技术创新仍然方兴未艾,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技术仍是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经济社会转型的作用在不断显现;另一方面,技术的扩散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核心到外围的过程,这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蒸汽机在瓦特1796改良之后80年才具有普及的商业意义,电力发明40年之后一般民众才能普遍受惠,IBM在1950年代开始制造大型计算机主机,但30年后,才对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有深刻影响,个人计算机才迅速发展成有GNP意义的产业。信息技术的出现速了技术普及的周期,但这一周期是无法逾越的。最后,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如电力、IT)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取决于新技术应用的范围、相关辅助技术的发展以及政策和基础设施调整。新技术应用的初期阶段,技术可能会降低劳动生产率,而只有技术应用环境日益成熟及普及日益广泛时,通用目的技术的能才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的扩散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也是经济学界广泛争议的的一个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