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名家讲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讲坛 > 详细内容

罗俊杰:推进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我国机器人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开拓进取,取得了重大成就。”4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国际智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就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要求推进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从数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

罗俊杰在发言中介绍, 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13万台,同比增长68.1%,机器人不但继续在制造业扩展应用领域,且正在加速向服务领域拓展,除家庭娱乐、情感陪护、教育演示、公共服务等一般场景外,也大量应用于医疗康复、抢险救援、科学研究、科学考察等专业场景。

“目前,我国已研发出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消融医疗辅助机器人,以及应用于高难度脊柱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等创新产品,空间机器人、极地机器人、深海探测机器人、科学研究机器人等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服务机器人发展依然面临着现实技术瓶颈和潜在伦理道德隐患的‘双重挑战’。”罗俊杰称。

从国际上看,以医疗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近年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人工智能、新材料、云服务等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罗俊杰认为,未来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新材料将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传统的机器人以实现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操纵为主,大量运用刚性金属材料,难以适应复杂环境与狭小空间内的运动与操作。未来,新材料将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本体与关键零部件制造,促进机器人轻量化并提高运动性能。同时,液态金属控制技术和电信号肌肉控制技术等前沿科技也会有力推动新型材料在仿生机器人和柔性机器人领域的使用和普及。

其次,云服务技术加速机器人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机器人只需连接云端服务器,就可以满足需求的实时响应与精准分析,拥有会话式智能交互技术,有效实现数据互通与知识共享,为用户提供了无限扩展、按需使用的新型机器人服务方式。

最后,人工智能将促进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借助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视觉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在敏感触觉技术、脑机接口技术、虚拟现实控制技术的影响下,机器人能够实现包括情绪识别,视觉引导、柔性物体操作等功能,丰富感知与运动之间的智能关联度,突破现有认知局限性并明显改善人机交互体验。

“我们要深化‘中国制造2025’国际对接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国内机器人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融入全球市场实现同步发展,鼓励国外企业在华投资设厂,共同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罗俊杰强调,要正确把握全球及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明确定位和方向,提升能力和水平,完善基础和环境,推进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从数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提升生活品质,改变生活工作方式的需求。

本届峰会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指导,由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中心、中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河北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新产品、新技术、新特点、新趋势”为主题,吸引了1500余位业内人士参加,涵盖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条上的生产制造商、研发机构、营销平台和售后服务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软件提供商、用户、投融资机构等。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