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产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详细内容

2021中国工业蹄疾步稳开新局

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和诸多风险挑战,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砥砺攻坚、奋发作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迎难而上,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工业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进一步彰显,有力支撑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圆满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十四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工业各行业“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推动工业领域各行业相关工作更好开展,在前期充分研讨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等工业领域各行业系列“十四五”规划陆续发布,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微评:工业领域各行业“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既明确了各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为相关各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铆足干劲、攻坚克难,不折不扣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各项任务的推进落实,就一定能推动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美景。

工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十三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增长势头强劲,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十三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1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约40%,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水耗、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1年,工业绿色发展全方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开展。

微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基础材料创新实现新突破

2021年,我国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急需的关键基础材料实现新突破。完善新材料平台体系,累计建设多个新材料重点平台。持续深化上下游协同攻关,加快新品种工艺固化和应用考核进度,推动一批关键材料产业化应用。优化新材料推广应用生态,完善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微评: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1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接下来,产业链上下游各方需进一步加强协同,持续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供应保障有力

2021年,我国疫苗生产实现从“增产扩线”到“爬坡过坎”再到“稳产高产”的快速转变。目前,我国已有7家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获准紧急使用,其中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的两款灭活疫苗已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累计供应国内超26亿剂,向超过110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供应超18亿剂,是全世界接种人数最多、对外供应最多的国家。

微评:新冠病毒疫苗是构筑免疫屏障、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支撑。今年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和重要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保障,有力地支撑了国内外常态化疫情防控。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举措进一步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达到343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达到585家。持续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培育企业11.7万家。

微评:目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齐头并进之势,发展红利逐渐显现。“专精特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共识和必由之路。

汽车产业“三化”转型再提速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屡创新高,预计全年产销超过340万辆,同比增长1.5倍左右,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全国开放智能网联测试区域超过5000平方公里,L2级(组合驾驶辅助)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此外,我国还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了汽车行业管理服务。汽车企业生产一致性和质量管控意识显著增强。

微评: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远超预期,在规模和质量上都交出了亮丽的答卷,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有序推进

2021年,化工园区规范发展和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协同推进,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开展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回头看”检查,编制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进度节点计划,第一阶段任务(1089家企业)全面完成,第二阶段任务(87家)已完成43家,44家正有序推进。

微评:实施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对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稳妥有序、持续推进大型和特大型企业搬迁改造,相关企业不断强化环保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杜绝搬迁改造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果

2021年,我国积极做好工业母机产业顶层设计,研究起草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积极推动高端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强链补链,支持开展工程化攻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现既定目标,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一批主机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端机床平均无故障时间由不足600小时增加到2000小时,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和数控刀具市场占比大幅提升。

微评:作为“制器之器”的工业母机是工业化的根本。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解决了一批“卡脖子”装备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产业各方正积极行动,致力于推动高端工业母机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造船三大指标持续增长领跑世界

2021年,我国船舶工业稳中向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1月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达35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新承接船舶订单量达636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2.6%,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9.6%。截至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达963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9%,比2020年年底手持订单量增长35.5%,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9%。1月至11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5%、53.3%和47.8%。

微评:2021年,面对疫情与国际形势的复杂局面,我国船舶工业稳健发展,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方面均实现了全球领先,彰显了我国船舶工业极强的韧性和坚实的基础。

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成效显著

2021年,我国智能制造取得长足进步,顶层设计迭代升级,示范应用成效显著,支撑体系强化完善。制定《“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政策体系整体性、协同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增强。先后建成700多个先进的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成立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凝聚智力资源,强化研究力量。推动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网络,培育壮大一批区域、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提升服务能力。成立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为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供咨询和支撑。强化智能制造领域多边、双边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形成国际合作良好局面。

微评:中国制造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面对数字化浪潮,我国制造业积极推进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变革,智能制造示范效果持续提升,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品”战略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供给

2021年,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行动稳步开展。一是促进“增品种”,“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升级和创新轻工产品”“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等活动共征集发布578项产品和31个流行纤维品种;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累计孵化纺织服装品牌6688个。二是促进“提品质”,国产婴配乳粉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接入追溯平台的企业总产量达到全国的90%;推进婴童用品、玩具、防疫产品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标准制(修)订。三是促进“创品牌”,“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立,有力提升了宁夏葡萄酒品牌建设水平;轻工、医药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树立民族品牌,打造行业标杆。

微评:今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供给体系质量,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助力消费升级,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