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应用场景强化创新牵引
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产品成熟度较低,多项基础部件亟待优化;二是生产制造与维护成本高,距离产业化较远;三是高价值应用场景有局限,商业化落地较难。
这其中,解决技术问题的路径很明晰,靠的是引导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集体努力,构建完善人形机器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学研用组成创新联合体,加快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模式。
难点在于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成本较高,没有刚性的应用需求,就很难吸引消费者买单。市场需求驱动技术创新,如果有明确而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就更易形成产业规模,技术创新步伐自然会加快,生产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形成良性循环。
有研究认为,人形机器人更擅长与人类交互,处理复杂多样的工作任务,在人类工作生活的环境中辅助或替代人类工作。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在工业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在特种领域将逐步替代人类,并将于发展成熟度较高后在民生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因此,针对拓展应用场景,工信部明确了三类方向,分别是特种领域、制造业典型场景、民生及重点行业。其中,特种领域如恶劣条件、危险场景作业等场景;制造业典型场景如3C、汽车等行业;民生及重点行业如医疗、家政等行业,都是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应用场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技术创新也要紧扣应用场景。比如,特种领域需要强化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本体控制、快速移动、精确感知等能力;制造业典型场景下,人形机器人的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有待提升;民生及重点行业则要提升人机交互、灵巧抓取、分拣搬运、智能配送等作业能力。
总而言之,释放人形机器人更大的市场空间,就要着重发挥应用牵引作用,推动人形机器人向重点领域广泛渗透,进而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