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产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详细内容

中小企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9,与6月持平,扭转下降态势,景气状况有所好转。分行业看,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比上月分别上升0.1、0.1、0.4和0.2点,工业指数与上月持平。

“5月、6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走弱,前期低基数对本月指数走势形成有力支撑。服务性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以及前期受到压制的房地产行业的修复,均带动相关行业指数上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表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将逐步提高。

政策落地效果显现

调查显示,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集中发力,积极因素持续累积,中小企业对市场预期有所好转,经济活动景气度整体有所回升。在法律保障方面,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市场准入方面,围绕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国际合作,进行服务建设、项目推介、政策宣传;在扩大市场需求方面,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经营能力。“这些政策举措,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提振信心和预期、增加有效需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朱玉说。

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业6个行业的国内订单指数上升,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业5个行业销售量指数上升。

但也要看到,中小微企业仍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增收不增利、招投标难度大、应收账款拖欠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解决中小企业权益保护不足、融资难融资贵、应收账款拖欠等问题,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朱玉建议,在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中,选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形成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清单。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参与竞拍、公平竞争的权利。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解决民营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地方保护、所有制歧视等问题。

此外,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重点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加强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投诉办理,细化清欠台账管理,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中小企业是稳定产业链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在大企业的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企业一般是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则是配套专家。我们联合国资委等部门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参与中央企业的产业链。”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说。

工信部前不久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揭榜”攻关,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自愿基于市场原则进行合作,助力大企业精准对接更多未进入供应商体系的协同创新伙伴,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创新需求由市场提出、创新主体由市场选择、创新成果由市场验证,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融通创新成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浙江杭州,“智能生活”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办得如火如荼。活动现场,华数传媒、北航杭州研究院、大华股份、麒盛科技4家单位进行了“数字未来+创新联合体”签约,后续将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市场应用推广等方面展开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是释放大企业创新潜能、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下一步,要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加速进入大企业配套供应链、引导中小企业持续用好各类创新资源3个重要环节发力,持续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向链延伸、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商超说。

谈及如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良好局面,朱玉建议,政府要强化组织引导、建立协调机制,引入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加强配套服务支持,形成更大规模、更有效率、供需双方紧密互动和自愿协作的协同创新体系。入选“揭榜”名单的中小企业,将获得中央财政或地方政府专项资金的倾斜支持,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应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源向中小科技企业倾斜,并给予其融资、研发、市场等全方位培育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效率和质量。

数字消费带来新商机

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飒爽英姿,阳光可爱的外在形象和坚韧勇敢的意志品质让他们成为全网关注的热点,其同款周边也迅速成为热销产品。黄玉婷佩戴的发卡一度让浙江义乌的商家加班加点赶订单,全红婵带火了丑鱼拖鞋、小乌龟挂件等商品,郑钦文同款网球拍登上淘宝热搜,一晚产生超153万元订单。通过淘宝平台,千万中小商家敏锐发现趋势、快速反应,把流量变成销量。

被全红婵带火的丑鱼拖鞋,是来自一个新品牌chikoku的原创设计。创始人吴志伟告诉记者:“这双拖鞋冲上微博热搜后,很快也上了淘宝热搜,天猫旗舰店咨询量明显多了起来,单链接销量增长了400倍至500倍,甚至一些线下超市都找过来想卖这双鞋,我们的工厂连夜加产了1万双。”

“奥运会相关商品在网上热销可以说是‘眼球经济+内容电商’的典型案例,市场敏感度高的中小商家及时利用热点话题,在电商平台上推出相关商品,打造爆款,实现商业变现。”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认为,对中小企业而言,利用好自身灵活运营的优势,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成败的关键。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消费群体和完善的服务生态,大数据技术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细分精准的信息,帮助他们及时优化产品供给方向,挖掘新的市场机遇。

在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环境下,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既能创造消费新模式、新场景,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带来新商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互联网助力数字消费发展蓝皮书》提出,2023年,我国网上零售额15.42万亿元,增长11%,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增至27.6%。近年来,“种草打卡”“城市漫步”“露营经济”等各类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消费内需活力加速迸发,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朱玉则认为,电商平台突破了传统商业市场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具有低成本运营、品牌传播快等优势,拓展了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一方面,平台发布产品介绍、供需信息、售后服务等信息,让中小企业获取一手业务数据,顺利完成交易。另一方面,中小商家以发布有吸引力的内容、参与社交媒体讨论、举办线上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通过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分析用户反馈,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收集客户意见,迅速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解决方案。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