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经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共享经济正深度影响着我国经济形态,改变着民众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而各国发展共享经济各具特色。日本以共享经济模式推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效果显著。欧盟借助共享经济既提供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又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还满足了消费者对社会互动、服务和商品选择的更多需求。其中,美国对共享经济持有最为包容的态度,采取市场现行政策后动的方式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我国则提出应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前提和基础,在共享经济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我们认为除了发挥共享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之外,还应该以共享经济模式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经济发展领域。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等资源,特别是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经济注重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共同获得经济红利。西方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强化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动公用事业等重要行业国有化、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方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或均质化。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主要通过制定公共制度,使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应重视共享经济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协同发展,以共享经济模式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之路。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具有非盈利共享性和盈利共享性的双重特点。学者格兰夫指出共享初衷在于与陌生人交流和互相帮助所带来的体验而非盈利。共享经济的经济意义和价值,在于其能够提供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共享行为是实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一目的的途径或手段。共享经济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是作为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新方式,如在交通、教育以及生活服务等领域。非盈利共享会面临的以下问题:(1)创新性不足、缺乏资金支持;(2)尽管非盈利共享的初衷是分享,但所提供的服务存在非专业、效率低,较难达到需求者的要求。而盈利共享却恰恰相反,盈利共享极易受到资本的推崇,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盈利性共享行为,能极大推动全社会在生产与消费商品和服务过程中进行共享和合作的社会实践。相关研究与实践表明,通过对共享经济所有权和治理模式的有效性管理,可以克服共享经济非盈利共享性和盈利共享性的不足。
共享经济不仅为纯商业属性,还应有“共享性”,让共享经济助力公共服务的发展,以改变我国公共服务在地区、城乡、群体间的不均衡状态。以共享经济模式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共享经济推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时,不仅要解决新型、多领域资源缺乏导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如交通资源、路面资源等,还能注重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引起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互动等。第二、在发挥共享经济整合线下教育、医疗等与公共服务相关资源的作用之外,还要注意使其能够起到让民众公平享有社会资源的作用。第三、发展共享经济应与提升人力资本服务、现代供应链相结合,在提升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同时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第四、借助平台提供交换媒介的共享经济,应为民众提供一种便捷、自由参与和分享共享经济利益、资源的媒介。第五、政府要重视形成共享经济与公共服务的良性循环。政府在鼓励共享经济类企业推动经济增长、形成新动能之外,还要注意引导该类企业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展现其自身社会价值。
总之,引导共享经济模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重视以共享经济非盈利性助力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还有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让人民能够更多地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