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注智赋能

6月24日至25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展示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落地场景。会上数据显示,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多部门将加强部署,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应用等,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先后支持北京、上海、天津等18个地区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聚焦关键领域,推动医疗、教育、交通、制药、金融、城市等场景示范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场景。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要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大力培育智能产品和服务,启动实施行业融合赋能行动,培育推广一批影响面大、带动性强、示范效应突出、安全保障能力强的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融合应用中迭代升级。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打造智慧供应链,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

“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加速从消费端向生产端渗透,与制造、医疗、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全方位融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表示,将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着力解决人工智能在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各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优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合应用走向纵深,需要从企业、区域发展等多个层次推进,统筹好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加快智能化转型是企业运用新一代技术实现生产方式变革、提升管理运营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核心手段。”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表示,未来几年,上“云”用“智”应重点针对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痛点,逐步降低技术成本,开发高安全性、保护企业数据隐私的专业产品,消除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顾虑。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