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软件产业将走向生态系统之争

曹开彬:软件产业将走向生态系统之争

近日,“《2011中国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报告》暨中国软件“金牛奖”评选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上宣布,中国软件网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推出《2011中国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报告》,以此供软件产业内的厂商、渠道商、用户、政府等各类人士参考。

中国软件产业资深专家、中国软件网总经理曹开彬在会上为到场的150多位知名软件企业高层介绍了此报告的研究过程及产业现状。曹开彬表示,未来整个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将走向软件厂商的生态系统之争。并且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将最受欢迎。

软件厂商将走向生态系统之争

在以往的模式中,一个普通的产业链是由开发平台的提供商提供工具,再由应用软件提供商提供产品或方案,最后通过渠道商或者服务商最终交付给用户使用。但软件产业发展至今,产业链不再是简单的单线条,每个厂商也将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

一个软件公司会有技术伙伴,也需要关联伙伴。比如一个厂商单靠自己的能力,很难覆盖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区域,如果联系众多合作伙伴一起提供产品与服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种模式将使厂商本身达到裂变式发展。因此在未来,软件厂商之间的竞争将变为软件产业生态系统之争。谁的生态圈更强大,谁就更具竞争力。

曹开彬认为,软件厂商整个生态系统正在朝完整的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原因有两点:第一,软件厂商间的整合日益密切。IBM在九十年代便提出“四海一家”的解决方案。现在很多公司,比如微软这种知名企业,也纷纷表示要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第二,用户的需求逐步朝一体化、完整的解决方案发展。用户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的不只是软件产品,还需要相关的平台软件,相关的服务、硬件系统,甚至是存储、信息安全等。因此,用户更需要一个完整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

软件渠道新模式:IT产业的4S店

从目前国内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信息化的主体由大企业转向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并重;第二,信息化的重点区域从一二线城市开始向三四五线城市拓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IT厂商之间的竞争必然转向以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竞争。单个厂商不能覆盖众多的中小企业,单个厂商不能满足企业的所有软件需求。从终极竞争形态来看,中国的软件市场将最终形成若干个著名的软件厂商生态系统。每个厂商生态系统都代表一个利益集团,他们为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IT解决方案。中小软件提供商或者服务商需要绑定一个领导型的厂商,一起融入到生态系统中,一起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

在这种趋势下,未来的软件商业模式或渠道模式,会呈现像汽车业的“4S”店,未来IT也会朝着这个模式去发展。他们是某个软件厂商生态系统在各个区域和城市的销售和服务网点,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主要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区域合作伙伴的作用会在整个软件产业生态系统中变得更加重要,他们会成为IT业“4S店”的核心力量。

厂商生态系统需拥有的四种核心能力

如何评估一个厂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可以根据以下四种能力指数来判断:第一,最终用户的掌控力;第二,解决方案的整合能力;第三,合作伙伴的竞争力;第四,权威性和领导力。

据曹开彬介绍,该报告对IBM、微软、Oracle、Intel、HP、DELL、用友、金蝶、SAP、东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想等国内知名IT厂商生态系统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IBM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得分为8.84分(注:满分10分),在所有厂商生态系统中名列第一。其他各大软件厂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拥有什么核心能力?在此生态系统研究报告中也都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