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详细内容

上海软件产业发展报告

文/上海市信息委

按照国务院关于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总体要求,市政府确立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第一支柱产业地位,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2000年国务院出台18号文和市政府出台54号文为标志,软件产业作为独立产业的地位得以确立,软件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五”期末,上海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软件产业超额完成各项预定经济指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优势逐步确立,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自主配套能力明显改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产业带动作用显著,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上海软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产业总体规模扩大了9.6倍

上海软件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早在1986年上海就开发了财务软件会计核算系统。但作为一个产业,真正快速发展是在“十.五”期间,上海软件产业连续5年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实现经营收入455亿元,是2000年的9.6倍,上海已成为全国软件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2000年相比,上海软件企业数量增长了近千家,至2005年已达1596家。全行业利润率逐步上升,从2000年的全行业亏损,到2001年扭亏为盈,进而逐年增长,至2005年已达13.42%。

五年来,本市软件产业走出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从一个刚刚崛起的新兴产业,逐步成长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明星”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二、软件出口扩大13倍

从出口额来看,2000年全市软件出口仅为0.52亿美元,到2005年已经攀升到6.81亿美元,软件出口总额扩大了13倍,有力地带动了软件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上海在全国软件出口方面的优势地位。从出口形式来看,已由过去单一承接国外软件外包订单服务,发展到自主软件产品出口。如易保公司的保险业务软件、亚太公司的加油管理软件等分别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地区。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上海软件出口以日本为主,占出口总额的60%,欧美方面的外包订单增长速度较快,软件对外贸易的渠道有了大幅扩展。从出口企业来看,上海有各类软件出口企业200多家,如中和、启明等。目前还出现了专业软件发包公司和承接外包的企业联盟,如科技京城的申联软件企业联盟。软件产业已成为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和高质量的创汇产业。

三、软从业人员扩大了近6倍

最新统计,上海软件从业人员达到11.8万,较2000年2万软件从业人员,扩大了近6倍。

“十.五”期间,本市采取自主培养和招贤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加快软件人才队伍建设。在自主培养方面,形成了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认证考核、教育实习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教育培训体系。上海有4所教育部批准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复旦、交大、同济和华师大软件学院)和100多家软件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其中华师大软件学院又被国家外专局认定为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本市加大了与跨国软件公司合作培养软件高级人才的力度,如与微软公司合作举办“软件架构师”培训,已免费培训学员400多名。同时,本市还协调推进6个市级软件产业基地和部分骨干软件企业成为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招贤引智的重点是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沪创办软件企业和为国内优秀软件人才来沪提供便利,营造人尽其才、学为所用的良好氛围。目前本市以留学生为主创办的软件企业就有200多家。同时,市政府还对参与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人员,给与减免部分个人所得税的奖励。

四、涌现了一批龙头软件企业

从收入规模来看,上海经营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有43家,2005年度超亿元软件企业经营收入已占全市总收入的近50%,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从人员规模来看,千人以上软件企业有5家,500人以上的软件企业有12家。从上市情况来看,盛大、九城、掌上灵通等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宝信、华东电脑等在国内市场上市;交大慧谷、西姆通等在香港上市。此外,上海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数也在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27家,占全国1/6。上海共有116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其中一级资质5家,二级资质23家,三级资质53家,四级资质35家。

五、涌现了一批名牌软件产品

“十.五”期间,上海在基础软件研发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软件产品链不断健全,如中标软件公司的普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普元公司的EOS构件平台等成功推广应用。同时,上海在钢铁、电力、金融、电子政务、安全等重点应用领域也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软件产品,如宝信公司的钢铁ERP软件、新华公司的电力系统控制软件、华腾公司的支付网关软件、万达公司的电子政务平台软件等。从软件产业经营收入构成来看,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比例逐年上升,2005达到40%。

六、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软件企业注重研究、开发与实验,研发投入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研发经费占经营收入的比重超过20%,远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同时,在上海首批29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中,软件领域的有5项。

一批优秀的自主软件产品获得了国家级和市级奖励。特别是华东计算所的“ReWorks/ReDe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获得了2005年度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银晨公司等的“人脸识别理论、技术、系统及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S219工程)”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逐年增加,截至到2005年底,上海共登记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3332件。

七、企业管理素质明显改善

国外大量成功经验表明,以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标准认证,特别适合软件企业,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是否通过CMM评估已成为国际发包商选择承包商的重要参考依据。

软件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软件企业开发上述国际标准认证,对通过CMM和ISO9000认证的软件企业给予适当资助。目前,上海通过ISO9000的软件企业达到300多家,通过CMM3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有56家,其中通过CMM3有46家,CMM4有3家,通过CMM5有7家,成为全球最多通过CMM最高级别评估的城市之一。

统计表明,通过有效实施CMM国际评估和持续改进,软件企业的开发效率提高了20%,开发成本降低了近30%,缺陷密度、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降低了50%以上,有力地提升了上海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八、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文),这是除汽车产业外,国家针对单一产业出台的又一专门政策。同年12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本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沪府发[2000]54号文),18号文、54号文在税收、人才培养、投融资、进出口等方面提出了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措施。根据软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十.五”期间本市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十.五”期间,市政府加大对软件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每年安排2亿元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资金,保证了上述政策的积极贯彻和有效落实。同时专项资金对上海争取国家软件重大专项支持和吸引国内外大型软件企业落户上海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九、产业基地积聚效应显著

国际成功经验表明,建设软件基地是落实软件政策、加强软件技术和人才交流、扩大软件出口、方便软件企业合作、降低软件企业商务成本的有效手段。

本市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组织申报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同时,市、区、高校联动,共同建设市级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业专项资金除与国家资金配套,重点支持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外,还着重支持了市级软件产业基地的基础通信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和软件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基地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孵化功能明显增强、积聚效应明显,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目前,本市有一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全国11家)、一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全国6家)和6个市级软件产业基地。市级软件产业基地积聚了全市60%以上软件企业。

十、中介机构不断健全

“十.五”期间,本市着重加强了软件行业协会、软件产业基地、软件评测中心、产业推进联盟和软件出口联盟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这些中介机构在企业认定、产品登记、产品测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项目评估、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上海软件行业协会制定的《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实践要求》、《软件开发的推荐价格》和《软件系统维护收费的推荐价格》等得到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认可,已在全国软件界推广应用,成为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的重要依据。上海软件评测中心注重自身建设,多次组织国内外软件测试技术研讨会,还获得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上海分中心的授权。

尽管“十.五”期间上海软件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软件产业规模还不够大,还缺少具有跨国经营和管理能力的特大型骨干软件企业,软件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还比较缺乏。“十一.五”期间,上海面临实施科教兴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任,面临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机遇,上海软件产业应定位于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培育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和做大产业规模,努力成为支撑上海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快速进步的新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