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详细内容

中日软件合作在恳谈中前进 ——第十一届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采风

文/本刊记者

所谓恳谈就是诚恳而殷切地交谈。恳谈强调的是双方的诚挚,有着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急切需要沟通和解决的。

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是中日两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之间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自创办以来,得到各地软件行业协会及软件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之前已成功举办过十届,从早期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逐渐转向探索企业之间的合作。

由日本国信息服务产业协会(JISA)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SIA)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日信息服务产业恳谈会于9月1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今年的恳谈会主要围绕着CSR理念的共享,信息保护对策的合作,中日软件合作体制的新课题以及中日IT人才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刊记者采访了参会的主要嘉宾,同时还参观访问了横滨的IDEC。希望我们在恳谈会期间的采风能够对业界有所参考。

中软协领导——中国软件前景光明 中日合作重在沟通

在恳谈会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发表了题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题演讲。陈冲认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为全面的软件产业体系,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软件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软件技术创新正在突破,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2006年中国软件出口超过60亿美元,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14.3亿美元,同比增长55.4%。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实现软件销售收入约2000亿元,占全国软件收入的41.7%;出口创汇约25亿美元,占全国软件出口总额的42%;聚集软件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50万,约占全国软件企业和从业人员的48%和40%。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骨干企业脱颖而出。软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从2002年的12家增加到2006年的35家,软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396家。

展望未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不断深入,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梯次转移日趋明显,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不断地创新、融合,提升中国软件产业整体能力,实施做强做大并举,势在必行。

从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看,经理了技术开发、产品化经营、系统集成及服务几个阶段。未来将向着技术、产品、系统与服务综合体的方向发展,企业之间的融合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要顺应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结合具体国情,立足国内信息化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及向软件服务转型,融入全球软件产业发展链条,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道路。陈冲还谈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七大走向:整合与创新将是未来软件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软件产业将全面向服务转型;SOA技术应用成为发展趋势;嵌入式系统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将成为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内容产业将成为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

在谈到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时陈冲指出:未来几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将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要突破10000亿元大关,占全球软件市场的份额将达到8%左右。其中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占国内市场的65%以上;软件产业出口额将超过100亿美元;软件产品及软件服务在信息产业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形成若干软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培育更多软件著名品牌;在未来5年内从业人员达到230万人左右;国产基础软件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得到突破,与国产支撑软件、国际主流支撑软件相匹配,力争在相关领域内自主基础软件占比达30%以上,应用软件达70%以上,使我国软件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和服务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关于中日之间的合作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昆山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近几年,对日软件出口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50%以上,深化对日外包合作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受到人口减少及少子化的影响,人才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并且随着日本全面实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认识逐步得到强化,商务环境发生了高度变化,中日两国间的合作方式也必然寻求质的变化。目前中日之间的合作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埋怨,而是要积极的进行沟通,想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浜口友一——要像重视硬件一样重视软件

在恳谈会期间让记者非常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会长浜口友一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浜口友一会长20世纪90年代初就来过中国,在他看来当时中国只重视硬件,不够重视软件。四十年前日本也是只重视硬件,总是把软件作为附属品。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已经非常重视软件了。尽管现在很多家电产品、汽车等都需要软件来武装,但软件终究是摸不着和看不见的,因此仍然还有部分人对软件不够重视。

在浜口友一今年上任会长时他就特别强调了要重视软件。浜口友一会长认为中日两国十一年来软件发展非常迅速,两个协会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行业发展很快,但他希望让更多人知道软件的重要性,理解软件的价值。浜口友一会长还谈到,日本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爱追求软件的完美性。用户的要求非常苛刻,时常要求按自己的系统进行定制,这样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而且系统会变得非常庞大。希望中国能够避免类似问题。

在谈到人才问题时,浜口友一会长认为过去中国有很多人去了美国硅谷,然后回国,接着又有很多年轻人去硅谷,然后又回来,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日本其实非常羡慕这个情况。在他看来日本大学只教科学,不太重视工程和技术,日本大学教授教出来的人不如中国从硅谷回来的。中国学生本身会汉语,同时很多人的英文又非常好,这也是日本所羡慕的。

关于中国软件的未来,浜口友一会长表示中国从欧美将会接到更多的包,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强大,甚至今后十年内最大的需求在中国国内。他特别强调了软件行业要植根于本土。

浜口友一会长还说,恳谈会是财富,这让双方建立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恳谈会召开的十一年来中日间的合作成果是值得肯定的,十一年来两国产业的发展是值得庆贺的,中日间的合作必定会逐年加深。中日两国都是汉字文化,对软件价值的认识两国媒体要加大宣传,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以后可以做到更好,希望中日两国共同合作,领导亚洲软件市场的未来。

邵凯——为中日合作支招

来自用友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的邵凯总裁在会上代表中国软件企业发表了题为《国际化潮流中的中日IT合作》的演讲。邵凯的演讲主要围绕着“提升中日软件外包合作规模和水平”和“建立合作共同体,满足中国客户个性化IT服务需求,全面提升中日合作水平”两大主题进行。

作为企业家代表,也是行业专家,邵凯对2006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进行了回顾。2006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市场总规模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48.4%,日本市场仍然是中国的主体市场,占56%,日本软件外包发包年度总量约12.8亿美元(1469亿日元),发往中国的约7.7亿美元(880亿日元)。

从中国方面的分析,邵凯认为中国软件企业近年来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对日外包价格在过去10年下降了30%,对日软件外包进入微利时代;人员流动率上升;日本软件企业对中国市场参与未形成规模,影响力下降;中国软件企业在日本市场,未形成IT能力的影响(除方正排版、杀毒软件产品等以外),发包中国的驱动力后劲有限。

另外邵凯还从单纯软件外包合作,中日双方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他认为中国供应商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提高自身的开发效率,提升利润率;提升工程师层次水平,建立中高端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日本发包方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增加Onsite比例,降低与最终客户沟通成本;压缩中间环节和成本,提升最终发包价格;增加0ffshore规模,创造规模效益;在中国开展针对日本IT软件外包的培训。

森田利男——CSR是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森田利男先生是来自NEC SOFT株式会社的执行役员。森田利男先生首先谈到当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政府的策略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其中包括软件基地的建设,设立软件学院。20年前中日留学生交换的项目,让这部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回到中国做IT的人成为了高级管理人员,甚至做了老板。近年中国的大学扩招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学习到IT。森田利男先生同时认为中国目前以制造业为主,其他产品的出口量很大,软件出口占的比例还非常非常的小,他希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软件产业。近年日本少子化,需要更多的中国人来日本工作,来到日本工作的中国IT人员增多,但涉及到养老金以及签证等系列问题,需要政府之间进行协调,需要改善在日的中国工程师的待遇。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好,以后还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讨论。

森田利男先生与记者特别谈到了CSR。他强调顾客的信息一定要花大的措施来进行很到的保护。在日本如果把储存有顾客信息的电脑丢失了就一定要去顾客那里解释,而且还要登报说明,并且要取得顾客的原谅,特别是在给银行做开发时。如果把银行项目拿到中国来做,如果把重要信息丢失了的话则问题会更加严重。中国的企业一定要理解CSR,并且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否则日本方面不放心把项目拿到中国来做。在日本每次进出开发室门都会有详细的记录。

森田利男先生认为日本的经济增长以每年2-3个百分点发展。日本很多项目会进一步发到中国,两国合作的空间还非常非常的大。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国家不可替代的。印度也希望争夺日本市场,但是不会太理想。与越南的合作也仅是刚刚起步。他认为选择合作伙伴最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语言,要会说会写真正会交流,因此与印度和越南的合作不会发展得那么快。

森田利男先生还透露了NEC的发包情况。NEC发到中国为70%,印度为20%,越南为0.3%。他表示这个比例5年以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据森田利男先生分析,现在更多的是日本企业发包给日本软件企业,而接包的日本软件企业再发包给中国,以后更多的日本企业会直接向中国企业发包。

韩岳——人才问题及对策

韩岳来自北京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职务是公司日本事业部营业本部长。在目前的中日IT合作中,关于在人才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韩岳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法。

第一、中国方面的对日开发人员招聘越来越难,人员流动性加大。韩岳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中国各对日开发企业在开发人员的采用上,向对大学新毕业生的招聘和培训倾斜。在某些高速成长的企业中,可以为员工提供多种发展渠道和空间;对欧美开发,对本土开发和对日开发的技术人员资源共享。从而让开发人员自己寻找到最适合个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由于日本的下流工程大部发到中国来,日本的某些大企业逐渐失去底层的开发人员,造成全公司几千人都是SE的局面。而同时,中国的开发人员担当制造阶段的工作为主,无法积累业务知识和上层设计经验。韩岳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逐渐成长以及日本软件开发市场的饱和,日本的SI商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的国内市场。而目前日本大企业在华的分公司,只能进入日本在华企业的市场,完全无法取得中国本土大型企业的订单。因此,需要与中国本土SI公司合作,从而,改变日本向中国单方面发单的现状,中日之间在软件开发上的合作关系,将转向即合作又竞争,也需要know-how的相互传输以及市场的互相共享的更高一层次关系。另一方面,目前的软件开发方式将逐渐改变。传统的从要件定义,到基本设计,制造,保守的开发模式,将向着新的开发模式转变。不久以后,会出现需要中国和日本都不同程度的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的开发模式,从而改变现有的局面。

第三、日本虽然在不断加大对中国的发单力度,但本土需要大量的外国技术人员补充的现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日本签证取得的难度,以及日本在移民问题上非常的保守,短时间还没有能够解决此问题的迹象。韩岳提出的解决是:需要日本政府正视现状,改变目前为止保守的做法。从政策上放宽外国移民技术签证的获取,以及简化短期商务签证审批的手续。与中国政府合作,同时解决中国劳动力人口过剩以及日本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日本某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努力。例如,北京市和札幌市已经开始对此展开探讨和合作。两市的高层已经展开互访,8月份札幌经济振兴局来访北京市,就带来了日方在人才合作问题上的提案。

椎野孝雄——中国最缺乏项目经理(PM)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理事椎野孝雄一开口就非常直接地指出:目前中国对项目经理(PM)的培养不够,项目经理的工作多是力不从心。PM的责任就是要很好地把开发人员协调和管理起来,中国目前的现状却让野村公司很多时候不得不从日本直接派遣PM,这样会让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度。据他介绍目前野村公司每年发到中国的项目达200亿日元,占整个公司发包量的80-90%,有10—20%发到了印度和越南。他希望中国方面在对项目经理的培养上数量和质量上早日取得突破,这样双方的合作领域才能更广更深。

椎野孝雄先生特别强调了在双方的合作中对合同的条款要细化和明确。在日本,他们和客户之间的合同就非常明确和细化的,而在中国则很多时候是非常的模糊,这样也影响了发包。中国开发人员的流动性也是他们所担心的,开发人员的流动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也会带来安全问题,这样一来公司不敢发大的包,也不敢发工程时间长的包,因此他非常希望中国的员工能够在公司稳定5—10年。

关于CSR,椎野孝雄先生的看法是,一个公司只有希望自己长期发展的才会去重视CSR,目前中国的企业很多没有长远的计划,因此对CSR重视程度还不够。

中山国庆——做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典范

中山国庆是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然后东渡日本,在名古屋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到天津开始接手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的工作。

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月,是进驻天津市华苑产业园区的首家外资企业,是由日本知名上市公司transcosmos株式会社出资10亿日元筹建的在华计算机软件研发、出口基地,以面向日本软件开发为主要业务,同时对在华日资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天津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颇具影响力的对日软件开发、出口企业。公司连续两年销售额的增长都超过了100%。为满足客户的大规模需求,公司又在广州征地2万平方米,准备建造3万平方米的、能容纳2000人的软件大楼。目前公司总计将近1000人(包括广州和日本支部)的规模,预计公司到2010年员工将达到3000人的规模。

在恳谈会上记者特别和中山国庆先生谈到了质量和安全管理。

据中山国庆介绍,公司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并且自我开发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基于这个质量管理体系,开发了Froggy Bug跟踪系统,同时把软件开发和测试完全分开,从而使我们保证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在大宇宙,所有员工下班前填写日报,跟踪任务的完成情况,已经变为一种工作习惯。公司内部开发了一系列项目开发管理,定量分析工具等,可以把进度,工作量,成本以及质量等数据集成在一起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并实行标准化,统一管理,为持续不断的企业流程改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宇宙公司今年7月份在全公司范围顺利通过了软件最高级别的CMMI5质量体系评估,成为天津市通过这一世界级评估的唯一企业。

在谈到安全管理问题时,中山国庆显得特别兴奋。据他介绍,日本企业目前普遍缺乏技术人员,又非常想扩大自己的业务,因此他们就考虑把某些技术开发外包给海外市场,但日本企业对信息安全要求很严。出于客户信息安全方面的考虑,大宇宙公司在安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是单独拥有自己的大楼,而其他企业很少能做到这一点;其次,员工用的计算机都是组装的,就连计算机的USB接口都是封闭的,需要用的时候都要申请;再次,员工工作用的电脑不能直接上网,员工需要上网要到公司专门开设的“网吧”里上网;最后,公司每个员工都只能进入自己工作的地方,而不能到别的楼层去,这样使得信息安全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8月份公司在天津市IT行业中率先通过ISO27001国际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山国庆表示大宇宙公司可能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也不是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软件企业,但可以说,大宇宙公司的服务质量、安全管理以及客户对我们的评价绝对是一流的。

横滨——助力中国软件企业

从东京到横滨仅需两个多小时。9月20日下午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促进中心与横滨方面举行了第二届北京企业商谈会。记者前往横滨,参加了会议,参观了在日本的中国企业的办公室,了解了横滨方面对中国企业到横滨发展给予的优惠政策。通过横滨之行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负责。

IDEC(www.ywbc.org)是横滨企业经营支援财团的简称。黄先生来自台湾,是一位在日本生活了数十年的华侨,他也是IDEC的元老了。据黄先生介绍,IDEC是一个完全靠政府出资的一个单位,于1997年由横滨市设立。其目的是为横滨市内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持续性的支援,业务范围是支援创业和新事业的创立、产学结合及国际业务支援,以及对孵化设置等各种设施的运营。

随着中日软件合作的加深,目前有许多中国企业需要在日本设立办事处或者分公司,从去年开始IDEC则成功地帮助好几家中国企业在横滨落户。对于到横滨发展的中国软件企业,IDEC自始至终都将给予特别的关照。谢先生是中国无锡某软件公司驻日本公司的负责人,他给记者介绍了他们落户横滨的前前后后。据谢先生介绍,在他们去年准备来横滨设立分公司的时候,开始对日本方面的很多情况都不熟悉,于是找到了IDEC,IDEC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情况介绍。按照IDEC的规定,谢先生与他的同事们在横滨得到了4个月的免费办公室,IDEC也向他们提供应有的办公设施。当4个月的免费期到了的时候,谢先生还没有找到公司理想的办公地点,于是就向IDEC提出了希望延长2个月免费办公室的请求,IDEC经过考察很快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据谢先生介绍在他们设立公司的一系列工作环节中,IDEC都无偿地派专人和他们一起去办理相关的手续,在之后的公司发展当中IDEC也会经常主动了解公司需要帮助的地方。

中日软件的合作互补性强,中日间的合作优势无人能及,中日间的合作会让双方都得到更多的实惠,中日间的合作会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是大势所趋的。

借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昆山在闭幕词中的一句话“目前中日之间的合作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埋怨,而是要积极的进行沟通,想办法来解决”,也借用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会长浜口友一的一句话“希望中日两国共同合作,领导亚洲软件市场的未来”。透过中日恳谈会我们可以预见中日之间的合作仍将继续,而且必将会越来越好。中日软件合作在恳谈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