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详细内容

印度概况及软件产业

文章来源:CIHQ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2世纪灭亡,小国分立。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后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200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自十一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和英国之间爆发了普拉西大战,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 ”,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经济

印度经济以传统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印度外汇存底充足,汇率稳定,未来官方也将全面解除外汇管制,由市场决定币值。印度有很多精 通英语的人口,目前是21世纪全球最主要的资讯服务业生产国、电脑软件出口国以及众多软体工程师的祖国。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1990年代初期,印度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约4兆美元,在世界排行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大陆和日本。

印度有4亿9千6百40万劳动人口,其中60%从事农业或农业相关行业,28%从事服务业及相关产业;从事工业的占12%。以占GDP比例来看,农业占GDP的19.9%,服务业和工业分别占60.7%和19.3%。主要农作物包括大米,大麦,油菜籽,棉花,黄麻,茶叶,蔗糖和马铃薯。主要工业包括 软件,汽车,水泥,化工,消费电子,食品加工,机械,采矿,石油,制药,钢铁,运输设备和纺织品。近年来,印度政府大力投资本国教育。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投入外包行业。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等也即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大陆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印度软件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软件产业聚集地,如美国的硅谷、日本九州的硅岛、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园等等。这些产业聚集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决策和定位得当,印度迅速崛起为一个软件生产大国,印度软件业发展有如下特点: 

政府大力支持。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实施零税率,在银行贷款上也给予“优先权”,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1998年7月,印度决定由政府支持,为金融风险资本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由“小型企业发展银行”管理。同时规定,银行优先贷款给新创立的高科技风险公司,尤其是小型企业。这些政策刺激了印度软件业的兴起和发展。 

丰富的人才储备。印度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获得软件技术人员:一是依靠高等院校。印度有400余所大专院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每年可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政府还为250余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学经费。二是依靠民办或私营机构培训人才。目前这类机构有700余家,每年可培养数万名学员。三是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印度政府还在全国250个机构开设电脑培训课程,在大约3000所中学推出“中学计算机扫盲和学习计划”。这种多渠道的培训为软件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软件蓝领”。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的基础技术人才,印度的软件企业才形成了“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师”这样合理的人才结构。 

产业聚集度高。在印度规模最大的软件园内,有软件企业近1200家,占据印度软件业半壁江山。这些软件企业中,8%是跨国公司,24%是中小企业,68%是外资企业。其中43%的软件企业从事应用软件开发,35%从事IT外包服务,22%是软件技术公司。这里平均每两周可吸引3家外资公司。 

产业定位清晰。印度人英语能力强,加上印度本身没有软件市场,不得不面向海外。这些因素都使得印度的软件产业直接定位于海外市场,也造成了印度软件公司的产品大多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比如系统集成类软件等,这就促使从业者保持了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国外接口更加容易。目前,印度是世界上获得质量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国家。有进200家公司获得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在全世界获得美国CMM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中,印度占了绝大多数。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许多著名的信息产业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甲骨文公司等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基地。

印度外包(引)

关于印度外包产业过去20年的历史,印度第4大软件公司Satyamd的CEO拉于(B. Ramalinga Raju)有过一种概括:“6条轨道”。其最初的兴起,主要通过前往海外进行人力计件式工作。随后,在电信基础改善后,众多外包软件公司设立了本地园区,开始将工作转移回印度。接下来通过提升质量,将外包产业竞争力提升到成本优势之上。第四条轨道是全球扩张,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外包公司开始在第三世界国家设立“发展中心”,以形成全球服务模式。而逐渐接手复杂、大规模的项目,是近年外包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他看来,未来的增长推力只有一个:创新能力。

这极好的阐释了“外包”这一概念的丰富性:虽然外界通常以“外包”一词概括Infosys等公司的全部工作,但往往忽视它早已是一个高度细分化的领域。

不可否认,至今印度外包产业的基础,仍是最为传统的“外包”业务:利用时差、低廉价格以及熟练的工作能力,帮助欧、美公司降低成本。而另一个成长迅猛的商业模式,是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BPO),它包括电话中心服务、票务处理与信息服务等众多项目。在所谓的“世界办公室”中,前端的工作仍由美国工作者进行,而与公司核心无关的后台处理业务则被转移到印度。

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两种业务,印度的外包产业就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按股票市值计,印度前六大企业中,三家是软件外包公司:TCS、Infosys和Wipro——在印度1991年改革时,它们还都默默无闻。而据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联合会(NASSCOM)和麦肯锡公司统计,2005年,全球外包产业共产生360亿美元收入。一个乐观的预期是,2010年时,全球外包市场将达到1650亿美元规模,而BPO则达到1350亿。这似乎注定了印度外包产业的未来仍将颇为可观。

但显然,Infosys们想要的更多。2005年,IBM从IT服务领域获得的收入为470亿美元,EDS则有200亿。但印度最大外包公司TCS去年收入不过30亿美元。这只说明一个问题:进一步朝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是必然之举。

中印合作

中印是当今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近5年来,中印双边贸易年均增长超过 30%。2008年达517.8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两国争取2010年如期实现双边贸易达6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印度也是我海外工程承包和投资的重要市场。 

中印都是对全球事务具有影响力的国家。近年来,中印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拓展,在联合国、世贸组织、 “G8+5”等国际场合以及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中印俄三边会晤、“金砖四国”会议、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等框架内保持协调与配合。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多哈回合谈判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上,中印有较多利益汇合点,双方密切合作,维护了自身利益,捍卫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随着中印合作的不断深化,两国在维护地区稳定,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印睦邻友好、共同发展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不仅将造福于两国24亿人口,还将惠及亚洲和世界。中印共同肩负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福祉、建设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两国一定能够把握历史机遇,不断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