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报道 > 详细内容

国际发包商眼中的中国软件外包

文/本刊记者

编者:两年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无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国内的部分产业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但是在这种困难形势下,中国的软件产业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成为危机之中难得的亮点,其中软件服务和软件外包则是带动中国软件产业快速成长的重要增长点。

从产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的规模来看,中国软件服务和软件外包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难以限量的。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成熟都为这一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的动力。

来自海外的软件外包业务,不仅帮助中国软件产业加速了技术和开发手段的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商业规则的成熟,也给中国软件产业提供了更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本期专题我们采访了多位海外重要发包商的高层人士,请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企业在中国进行软件发包的相关情况,同时也请他们对中国的软件产业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并对中国软件外包的未来发展畅谈已见。

本期嘉宾:

NEC常务执行董事东野正

恩梯梯株式会社全球软件开发事业高级执行经理中村逸一

北京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孙英刚

GE金融IT外包和供应商管理总监朱叶青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申元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目前进行IT服务和软件外包的相关情况,以及贵公司在中国内地进行相关发包的情况和主要合作伙伴?

东野正:NEC是最早开展与中国软件开发合作的日本企业之一,并且也是在中国软件发包量最大的日本企业。早在1982年NEC就参与了当时中日软件中心的建设。1994年,我们在中国成立了软件公司。NEC正式启动在中国软件外包业务是1998年,目前我们在中国共有5家软件子公司,并与大连华信、东软等60多家中国软件企业有软件外包合作关系。

中村逸一:NTTDATA是日本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公司的日本员工有大约10000人,全球范围共有员工35000人。2009年公司收入达到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NTTDATA的IT服务业务当中主要是软件开发,客户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金融和企业三大领域。

我作为NTTDATA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软件外包方面的工作,此前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我曾担任北京NTTDATA的总经理,因此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比较了解。

NTTDATA发往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总量2009年达到120亿日元,其中主要的外包合作伙伴包括北京NTTDATA、无锡华夏、大连华信、上海启明、上海畅星和天津大宇宙等几家企业,这几家主要合作伙伴承接了NTTDATA向中国软件发包量80%的份额。

总体上,NTTDATA向中国的软件发包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的,2002年我们的发包额为8.7亿日元,到2009年已达到120亿日元。

孙英刚:北京富士通主要从事的是对日离岸开发业务,以及在国内的解决方案提供和系统集成等IT服务,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流通业和金融行业。北京富士通的IT服务对象以在华日资企业为主,其中包括很多的日本知名企业。

目前,我们在对日离岸开发方面的主要的合作伙伴有中软、重庆正大等10余家国内企业,合作方式主要以技术人员派遣为主。经过长时间的合作,大部分的技术派遣人员与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已经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充分融合。

朱叶青:GE公司2009年在全球范围为我们的认证供应商提供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项目金额大约为6.5亿美元,这约占我们总的IT服务开支的70%,其余30%的IT服务来自其它的供应商。目前GE在全球共有11家IT服务和软件外包认证供应商,其中印度8家,中国2家,墨西哥1家,中国的两家GE认证供应商分别是海辉国际和中软国际,海辉国际从2003年就成为了GE的认证供应商,中软国际是2009年新认证的供应商。

我们在选择IT服务和软件外包供应商时,最看重的是对方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的能力,GE的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我们需要供应商可以及时提供现场的服务,如果缺少全球性的服务能力,是很难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的。

申元庆:微软公司在中国开展IT服务和软件外包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9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微软在中国的发包量仍然达到1.5亿美元。

中国是微软公司的重要外包基地,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实力正不断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在全球未来软件产业格局之中,中国必将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国内规模较大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企业如东软、文思、海辉、东南融通等都与微软有合作关系,我们的合作包括项目研发、产品销售和软件外包等多种形式,并涵盖了售前、售后等各个服务环节。微软在中国的各个商业项目当中,也几乎都有合作伙伴参与。中国IT企业在与微软的合作中,也可以了解国际市场情况和先进技术,帮助提升自身的实力。

国内软件企业的优势在于人才充足且成本较低,同时由于技术经验和商业渠道的本地化优势,加之过去在离岸软件外包业务中掌握的国际先进技术经验广泛应用于服务之中,使中国软件企业在国内软件服务市场当中具有很大优势。例如中国金融和银行企业中出现的软件外包业务,就给中国IT企业带来大量商业机会。

由于业务的发展,微软的五大事业部门都有很多发包需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外包平台的建设,推动微软所有业务都能在中国开展外包。在这一外包平台的建设当中,微软希望与中国的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外包产业发展。微软也希望通过与中国IT企业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建立好的IT生态环境,促进软件产业长期的良性发展。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我们相信未来中国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必然将拥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微软希望能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贵公司对IT服务和软件外包合作企业的选择标准?目前贵公司的外包合作关系是如何建立并进行管理的?

东野正:开展软件离岸外包业务,对于发包方而言本身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此我们对于合作企业有严格的选择标准,以避免合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选择标准主要包括合作企业的经营状况、软件开发的管理流程、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等几方面。另外,我们会关注是否能够与对方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

中村逸一:NTTDATA对于IT服务和软件外包合作企业的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对方要了解NTTDATA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规范流程;二是合作企业开发的软件产品质量优秀。

在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我们看重对方的软件开发现场的管理水平,同时主要伙伴都是曾经有过较长时间的合作,我们对合作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有深入的了解。当然合作企业在某些领域的技术特长,我们也会有所考虑。由于大多数软件项目开发和使用周期很长,所以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有助于软件开发效率的不断提升。

孙英刚:从近几年实际合作情况看,合作企业的规模并不很重要。北京富士通更看重的是企业在安全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稳定性等几个方面的表现。另外,为了能在中国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也与一些拥有良好客户渠道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以相互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也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长期开展软件外包业务当中,北京富士通形成了一套对合作企业成熟完善的管理方法,合作企业也会主动配合我们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我们与合作企业之间也逐渐有了深入了解和相互信任,使得我们的合作更为顺畅。

朱叶青:我们对于IT服务和软件外包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实力和知名度的企业;二是优先选择与我们有过合作的企业;三是具有全球化的服务能力,其全球交付模式和能力较为成熟。GE进行IT服务外包历史很长,对供应商的要求也很高,我们的外包业务是规模化的,人员规模较小的企业很难具备承接的能力。另外,GE对于供应商的能力评估和考察流程非常严格,比如每年GE会要求第三方机构对认证供应商进行信息安全的评估,其费用也不是个小数。所以即使成为GE的认证供应商,如果达不到一定的业务量也难以获得利润。这些条件都要求GE的供应商要具备相当的人员规模和服务能力。

GE对于供应商的认证流程大致如下:首先是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其次是GE内部各部门的推荐评级;然后经过内部评估部门的考察挑选和意向谈判,达成初步合作的意向;最后是正式谈判,合作双方在所有条款均达到一致意见后签订正式的合作框架协议,GE认证供应商的有效期是三年。在合作期满之后,GE会根据实际合作情况和业务需要重新进行供应商的认证和调整。GE的外包项目一般会向11家全球认证的供应商中的几家具备该领域技术优势的供应商发出邀请,然后从价值,价格和服务要求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选择,以决定最终项目的接包方。就每年承接业务量的情况看,11家认证供应商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

申元庆:微软的外包从业务垂直分类上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娱乐产品、搜索引擎和在线服务等五大事业条线,这些事业部门的项目外包需要大量的专业领域技术人才。同时,微软的外包按水平分类可以分为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测试、本地化等任务。加上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服务需求和不同服务环节的需求,因此微软对外包合作有着非常多样化的需求,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选择合作企业。

微软建立了全球合作企业信息数据库,当有合作需求时,我们会在数据库内进行初步挑选,然后要求选出的企业进行项目相关技术的介绍,最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发包方式和服务提供商。

记者:贵公司如何在IT服务和软件外包合作当中,不断帮助合作企业提升服务能力以促进双方的外包合作不断深化实现共赢发展?

东野正:NEC的采购部门在业务合作当中会对IT供应商不断进行考察和评价,并定期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IT供应商,以促进他们在业务上做出改善。同时为了提升合作企业的技术水平,NEC也将一些技术培训提供给合作伙伴。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实际软件外包合作当中,中国IT供应商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的服务和产品也是令人满意的。

中村逸一:目前NTTDATA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合作伙伴都是一些技术成熟,软件开发水平较高的企业,帮助他们提升服务能力并不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但在软件外包的早期合作当中,包括我本人在北京NTTDATA任职期间,我们曾在软件开发流程和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着力培养过中国技术人员,部分中国的技术人员也被派往日本学习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这些技术人员现在很多都成为了当地企业的技术骨干。

近年来,我们开始施行技术人员的反向派遣,也就是将日本的软件工程师派遣到中国合作企业中与当地的开发团队共同工作,以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掌握最新的技术,提升开发能力。

孙英刚:对于从事IT服务和软件外包的中国企业,能逐步向高端业务扩展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因此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北京富士通与合作伙伴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经历了长期外包服务,我们所做的多数外包开发项目都是从前端设计开始的。通过这些工作我们的员工在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与开发的经验。现在我们已在国内成立了多个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对日的技术服务,这些技术中心的设立为包括合作伙伴在内的外包技术人员的成长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合作伙伴的技术人员培养提供了机会。

朱叶青:长期以来,GE与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非常紧密,并注意保持及时沟通,双方会就公司合作和具体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进行交流。GE公司内部的很多培训项目不仅面向自己的员工,同时也会对供应商开放,在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管理理念等各个方面,我们都愿意与合作伙伴进行分享。GE非常重视与供应商之间交流平台的建设,这帮助供应商更深入地理解GE的业务和需求,使GE和供应商之间有更多共同语言,从而促进合作的深化。

另外,GE也经常会请合作伙伴为我们的业务部门讲解当前最新的IT发展趋势和技术热点,并将一些最新的行业应用和解决方案介绍给我们。基于GE高度开放透明的企业文化,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合作中真正实现了共赢发展。由于在与GE的合作中得到快速的成长,我们很多的早期供应商都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其中海辉国际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在长期合作当中,GE也为很多合作伙伴的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他们在为GE服务当中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许多技术人员在个人事业发展上非常成功。

申元庆:微软对于合作伙伴的帮助是全方位的,对合作企业的领导层、中间管理层和资深技术人员、架构师和项目经理都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以推动软件产业的整体发展。

五年前,微软就制订了在中国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计划,我们认为企业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长期以来我们专门为合作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不断提供交流和学习机会,并将微软的软件开发经验和管理理念与合作伙伴进行分享。

现在微软每年都会举办软件外包高层峰会,这一会议在国内业界已极具影响力,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整体性的影响和推动。最近微软与长江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也开展合作,为合作企业的CEO和高管人员量身定制进修课程,分享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为这些合作伙伴的高层人士提供交流的机会。这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记者:IT服务和软件外包为贵公司带来了哪些实际利益,对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东野正:NEC最初在中国开展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软件开发成本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但是现在我们更看重的是,通过长期的软件外包合作NEC确保了大量的优秀外包技术人才。目前NEC在全球拥有5000名以上的外包合作技术人员,在NEC的全球市场拓展当中,他们可以为NEC国际化业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早期日本国内的软件开发基本是依靠技术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后来软件外包的大规模开展促进了软件开发方式的工程化和标准化,而工程化、标准化的软件开发方式和管理方式全面提升了软件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

从未来公司的发展来看,IT服务和软件外包对NEC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全球技术人才的获得。企业要实现全球性的服务,离不开全球化的技术支持,仅仅依靠日本本地的技术人员是不够的,这也就需要全球各地技术人材的服务,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开发,这是有重要意义的。

中村逸一:目前NTTDATA的海外软件发包量只占公司软件外包业务总量的5%,因此海外软件外包对公司总体业务的影响有限。但NTTDATA已经明确将在未来三年当中,将海外软件发包量提升到公司软件外包总量的10%,如果实现了这一目标,那么海外软件外包对NTTDATA软件开发成本的降低将产生积极作用。

NTTDATA的海外软件外包承接地包括印度、越南、韩国和中国。中国是最大的外包业务承接地,大约占了海外发包总额的95%。由于地缘、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在未来NTTDATA积极扩大海外软件外包业务的过程中,中国也仍将是最重要的承接地。

孙英刚: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北京富士通的技术人员在所承担的离岸项目开发中,能够频繁的接触最新产品和技术,同时对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有了更深认识和了解,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得以不断提升。

为在华日资企业提供服务是北京富士通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客户企业在中国业务的扩张,我们的业务机会也会不断出现。一些跨国企业需要提供全球化的服务,北京富士通能够为他们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IT服务,帮助客户不断发展。

朱叶青:IT服务和软件外包确实为GE带来很多的实际利益,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降低成本和节省开支,而是为GE打开了全球性的视野,让GE可以得到全球最优秀的IT人才提供的服务,如果离开IT服务和软件外包这种模式,很难想象我们可以从印度、中国和世界各地获得那样多优秀IT技术人才的服务。

其次,通过IT服务和软件外包,GE可以灵活运用IT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如果单纯依靠我们自己的技术团队,GE不可能快速灵活地完成IT技术知识的更新。

第三,IT服务和软件外包为GE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特别是IT技术人才流失的成本。第四,IT服务和软件外包帮助GE更好的实现了本地化业务的开展,使GE能够更深入地进入中国和印度本地市场,在与当地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当中,双方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商业机会,通过共同拓展和挖掘这些商业机会,可以为双方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申元庆:根据权威调查机构的统计数据,微软在中国所创造的每1元收入,可以带动中国整个IT产业产生16.9元的收入,不夸张地说微软发挥着产业发展的领导性作用。在软件外包的合作之中,合作伙伴也可以从微软这里了解产业最新的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整个产业的发展。

对微软来说软件外包不仅是“维持了微软的成本优势”,并且通过软件外包合作,帮助了中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从而为行业各方带来长远的利益。

微软在中国发展IT服务和软件外包,从短期看,我们可以利用当地人才成本低、人力供应充足的优势;中期看,通过软件外包让合作企业加深对微软的了解,他们积极研发基于微软系统平台的产品和应用,大量此类解决方案和软件产品的推出,提升了外包企业在产品和解决方案开发方面的技术水平;长期看,微软与本地企业共同建设好的IT生态环境,有利于整个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记者:贵公司在IT服务和软件外包当中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处理知识产权的转移和共享?

东野正:NEC在IT服务和软件外包的合作当中,会通过严格明确的相关合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在实际合作当中,为了避免发生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NEC更重视的是在合作伙伴的挑选过程,选择与那些商业道德良好的企业。

具体来说,在NEC的软件开发业务中,知识产权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委托我们开发项目的客户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另一种是NEC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

如果是客户拥有知识产权的项目,我们不会进行外包开发,这是NEC对客户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NEC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内容,也不会轻易外包出来进行开发。

但对于软件开发的管理方法、开发经验和相关业务知识,我们愿意在合作当中不断传授给中国的IT供应商,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中村逸一:NTTDATA对IT服务和软件外包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是依靠合作之前签订的合同和严格的法律约束,在多年的合作当中,还从未出现过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在软件外包开发当中,属于研发泛围的内容很少,在软件外包开发中一般不会产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相比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认为更值得中国企业关注的是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中国企业未来开展离岸软件外包更为重要。

孙英刚:对IT服务和软件外包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富士通有成熟的安全管理规定和相关制度,而且会根据需要不断进行改进更新。我们不仅拥有安全性较高的开发平台和基础设施,也在对包括合作伙伴在内的公司所有开发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每个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签订相关安全协议等方面下工夫。公司是CMM和ISO的认证企业,保证对知识产权的处理方面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

朱叶青:GE对于IT服务和软件外包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是非常重视的,长期以来也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制度和措施。首先是法律手段,GE与供应商之间都签订有保密协议,通过严密的法律条款保证GE的知识产权不会流失,我们也会要求参与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与他们的员工也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

第二是核心竞争力的保护,在很多重要开发项目中,GE会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对供应商进行实时评估,监督考察项目的进展情况。在项目开发当中,前端设计、核心技术等内容会严格掌握在GE项目管理团队的手中。

第三是完善的工作制度,在工作中对细节有很好的控制。例如在GE的外包合作中,项目相关的所有文档都设有保密级别,对文档的使用和阅读有严格的授权,这对于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非常有效。

总之,在进行IT服务和软件外包当中GE对于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严格周密的。

申元庆: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上,微软早期是有顾虑的,但从这几年的软件外包业务实际情况看,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的很好。中国外包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是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和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具体合作项目当中,人力派遣方式的知识产权管理相对容易。在外包项目中微软也形成了成熟的管理方法,近年来国内合作伙伴也对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视。微软在中国也有一些硬件产品的生产外包,对于硬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关键在于生产商的认证过程。

记者:您认为目前在中国开展IT服务和软件外包主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有哪些?

东野正:我认为中国今后开展IT服务和软件外包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SaaS和云计算正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重要趋势,这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网络。中国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将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次是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目前世界各国对IT服务中的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中国应在国内进一步推动IT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认证方面的工作。最后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为了维护企业间公平公正的交易,希望中国在法律制度方面继续进行强化,向企业提供良好的贸易环境。

中村逸一:我认为中国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开发成本上升很快,不仅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也包括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软件开发成本的上升是难以避免的,中国依靠低成本人力发展软件外包的时代即将结束,以后将会更多依靠技术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是软件开发过程的标准化改进,例如软件企业的CMMI评估,目前中国通过高等级CMMI评估的软件企业数量仍然较少,因此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软件外包业务附加值的提升是一个重要课题,以前软件外包依靠大量低成本的技术人员从事低端服务创造利润的方式必须改变。中国企业需要从单纯编码业务向高端设计业务延伸,同时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质量。目前中国的高层软件人才如软件架构师和项目经理数量仍然不足,这对提供整体性外包服务和高端外包服务造成阻碍。

孙英刚:由于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日本市场,因此近两年受日本经济下滑的影响很明显。从一些中国软件企业的表现来看,单纯从事软件外包业务的经营风险是很大的。其中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是主要问题。

我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只有努力掌握高端业务知识和核心技术,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更丰厚的利润。在软件服务方面,中国企业也应关注一些新的行业领域和业务模式,努力形成自己核心技术和产品以及符合IT发展方向的服务模式,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目标,有了合适的产品,合理的服务模式,以及优秀技术就能够跨越障碍,得以发展。

朱叶青:在中国开展IT服务和软件外包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存在已久的老问题,我个人觉得根本上说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例如由于文化上的不同,中西方社会中人们的交流方式会有很大不同,这造成很多沟通上的障碍,从而在项目谈判、交付、付款等一系列环节中都可能出现问题。

实际项目合作中,比较突出的具体问题包括:一、服务理念不完善,中国的IT企业和技术人员长期以来重研发而轻服务。实际上服务已成为IT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方面中国与印度差距很大,也影响了中国IT企业在服务质量上的提升;二、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距,还需要在法律方面不断加以完善,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赢得西方客户信任会需要一个过程;三、语言上的障碍,中国的技术人员中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还是非常少,在语言上我们与印度的差距明显,这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软件外包,特别是离岸外包会造成阻碍。此外,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出现的波动,也会对中国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发展造成非常大影响,这一点在印度早已有前车之鉴。

申元庆:对比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过去十年是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的重要发展期,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形势很好。在合作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非常有进取精神,企业领导者也有强烈的事业心,这促进了企业的不断成长。

存在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近年来虽然快速成长,但在企业经营理念上还缺少显著提升,部分企业管理者过于追求短期利润,对企业发展缺少长远规划。未来企业想取得更大发展必须在体制上有新的突破。

另外,目前中国主要软件外包企业的人均产值仍然较低,微软的人均产值约为60万美元,印度软件企业的人均产值一般在5.5-6万美元之间,而中国软件企业的人均产值只有2-3万美元。软件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优秀的人才和稳定的团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收入水平低会直接限制企业获得和留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IT服务和软件外包已经成为中国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都给予产业大力的支持。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良好,大批软件园正在规划建设当中,相信今后的5-10年中,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会有出色表现。

记者:作为业内专家请您从全球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和可能形成的产业格局做出判断?

东野正:中国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以前主要是以低价人力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但今后中国开发成本的上升是必然趋势,同时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也会增加中国的开发成本,因此以后中国企业不能再单纯依靠低成本发展外包。

现在日本在中国的软件外包主要是编码部分的外包,今后在软件外包形式上也有必要向上游业务推进。总体上软件产业未来发展中SaaS和云计算市场将会有大幅增长,很多做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中国企业都积累了技术能力和开发经验,未来希望我们能共同为中国未来的云计算发展提供服务。

就市场发展前景来说,中国国内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今后开拓国内市场对中国软件企业是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例如中国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未来三年中计划投入8500亿元,这在医疗信息化方面也将产生巨大的市场机会。最近,NEC在中国开始了医疗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希望以自己的尖端软件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管理经验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向中国的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中村逸一:就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而言,移动互联网技术,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的智能化管理,汽车和交通管理都会成为新的成长领域。中国、印度和非洲都是快速成长的新兴IT市场,他们会产生巨大的IT服务需求。

日本的软件开发方式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差距,未来将会限制产业的发展,因此日本需要改变软件开发的方式,中国企业也有同样的问题。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目前总体的IT服务需求是下降的,但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对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将保持增长。同时,中国国内的软件服务需求巨大,由于技术、客户需求方面的区别,企业提供跨地区的软件服务会面临一些困难,中国软件企业现在应及早着手准备开拓国内市场。

孙英刚:IT服务和软件外包归根到底是你能为客户提供怎样的服务,这包括服务的模式和服务的质量。我个人认为,数据中心,SaaS等远程服务将是IT服务的发展走向。而软件外包也会成为服务外包,远程技术服务会成为很受欢迎的外包模式。为此,我们应该通过不断扩大的服务内容,逐渐融入到客户的日常业务之中,为适应业界的发展做好准备。

另外,现在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都在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内企业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业务机会正大量出现。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的领军企业,因此立足国内市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朱叶青:就个人看来,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这两年确实正在发生着一些非常值得关注的变化。首先是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在地域上出现的转移。近两年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迅速向长三角地区集中,这不仅是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才储备丰富,也是由于江苏省特别是无锡、苏州乃至南京镇江等地方政府对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企业向这一地区集中。未来几年,长三角地区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值得期待。

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仍保持着增长,目前中国企业在规模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基本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再出现黑马企业的可能性很小。与全球的行业巨头相比,中国仍然缺少规模足够大的龙头企业,但相信在未来几年之中,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中国的巨型IT服务企业将会出现。这些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线,充足的技术人力,以及高品质的服务,从而赢得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处境会越来越困难。

最后是市场的多元化,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起步于日本、韩国,现在是放眼全球市场,未来将会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国内市场,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成熟,国内IT服务和软件外包的需求正逐步释放出来。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和银行已经有很大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项目。未来中国IT服务和软件外包发展有望形成国际、国内市场共同成长的模式,这将是中国与印度一个很大的不同。

申元庆:“软件+服务”和“云+端”的模式将成为全球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存储容量、计算能力、网络带宽等价格都是不断下降的,这为“云计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云计算”模式中,“云”将主要提供服务,“端”则体现软件产品的通用性。从发展方向看,用户终端的差异会越来越小,但相应“云”提供的服务差异化会加大。“云计算”对软件外包和IT服务以及最终服务提供方式会有巨大的改变。

从企业未来发展看,中国各领域的领军企业在5-10年后,将会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的金融、电信、制造业企业都具备这种潜力。伴随这一进程,中国IT企业也会进入国际市场,未来5-10年中国的IT服务和软件外包产业定会非常精彩。

从我个人观察来看,未来五年将会有一批中国软件企业在部分垂直行业当中成为国内市场的领导者,未来十年中国的软件企业将会进行全球化的扩展,并在这一过程中成长出一批世界级的软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