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 网民规模8.29亿 电子商务交易达 31.63万亿
“总的来看,2018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推进,成效明显,重大任务全面发力,重点工程纵深推进,优先行动落地见效,顺利完成国家信息化发展年度目标任务。”5月6日上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国家网信办在主论坛上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在解读报告时这样说。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34.8%。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去年年底,网民规模8.29亿,互联网普及率59.6%,较去年提升3.8%;网信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业、大数据产业等保持较快增长;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活跃,2018年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达18.5万件,同比增长10.8%。”杨小伟表示,从成就上看,我国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践行新发展理念迈出坚实步伐,信息化不但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力支撑了重大改革实施。
另一方面,数字中国建设重大任务也在深入推进。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包括国内信息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数、光纤用户占总宽带用户比例、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等重点数据已提前完成“十三五”末目标。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电子政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明显提升,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接续推进。如在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上,包括国家人口、企业法人、自然资源等基础数据库先后建成,国家71个部门、32个地方全面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重点领域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库总数据达到1105.5万笔,累计访问量2.58亿次。
报告显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截至2018年底,全国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持续释放,我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7位。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9万亿元。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数字化新业态不断涌现,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亿。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数据资源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此外,报告还给出了各地区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的“大排名”,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天津、重庆、湖北、山东排名前十。杨小伟介绍说,这一排名由包括信息服务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产业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发展环境等多项权重要素共同决定,在各个分项上,地区排名并不相同。比如在产业数字化上,排名前五的地区变成了浙江、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而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和北京排名前五。
尽管“成绩单”颇为亮眼,但2019年数字中国建设仍要全力推进。杨小伟坦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生态尚不完善;数字动力释放尚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依然较大;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他表示,今年将开展“十四五”信息化规划预研,并在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着力缩小数字鸿沟、推动电子政务发展与信息惠民、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和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