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硬件、拼内容,IT巨头们的下一站?
IT市场瞬息万变,企业根据外界变化对自身业务进行调整,已是稀松平常。然而,最近一员“老将”的转身,仍让人颇感意外。
IT巨头索尼公司近日正式宣布,未来3年将淡化硬件、提升对游戏订阅和娱乐业务等内容服务产业的投入,这也意味着这家老牌硬件企业走上了转型之路。无独有偶,微软也在加大对于原创内容的投入,一口气收购了4个游戏工作室;小米等国内企业也在给自己打上“去硬件”的标签。
硬件“拉人头”、内容来赚钱,似乎正在成为IT公司的转型方向。
硬件业务萎靡不振,内容产业带来利润
作为日本消费类电子产业的龙头之一,索尼的转型其实在2017年时就已悄然开始。自2008年步入低谷以后,索尼公司的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最落魄时甚至变卖了总部大楼,一度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在2017年,索尼获得的利润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净利润高达4908亿日元。
“如果分析索尼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能获得如此高的利润,正是转型成功的结果。”通讯行业专家李殿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游戏服务、音乐服务和金融服务带来了利润,索尼的移动通讯业务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没有任何好转。”
一方面是游戏、音乐、影视等内容产业蒸蒸日上;一方面是硬件业务的萎靡不振,索尼走上转型之路也就合情合理了。
前路未卜,内容市场已成“红海”
在宣布转型之后,索尼启动了一系列收购、整合工作,其中包括索尼斥资23亿美元收购了百代公司(EMI)。此次收购后,索尼拥有超过230万首歌曲的版权,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
然而,索尼这次大规模转型,能否取得成功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作为传统硬件企业,索尼在打磨产品细节、工业水准方面具有优势;但互联网企业要求公司“身段灵活”、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索尼能否适应尚未可知。另外,索尼内部斗争一度相当激烈,这也影响到其能否转型成功。
外部环境上,内容产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网飞、亚马逊甚至美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等巨头纷纷入局,苹果凭借卓越的生态系统继续领跑在线音乐市场。而在游戏领域,野心勃勃的微软也从未放松。就在索尼宣布转型后,微软一口气收购了4家游戏内容工作室,并在全球最大的电子游戏展会E3上大出风头,连续推出几款重量级的游戏产品。同为日本企业的任天堂也在继续巩固并强化自己在家庭娱乐市场的地位。可以说,强敌环伺之下,索尼的转型显得尤为艰难。
产品仍有进步空间,市场期待革命性突破
硬件到底还能不能赚钱,已成为如今IT市场的热门话题。从行动上看,IT巨头们毫无疑问地正在抛弃硬件。育碧娱乐软件公司负责人就在E3开幕前预测,传统游戏主机最多只能再存活一个世代,之后就要被云游戏所取代。
所谓云游戏,即游戏、软件等服务完全存储于云端,用户无需再进行传统的下载、安装、升级等操作,可随时从云端调用来进行游戏、办工等活动。而索尼在这方面,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发展路径。不仅是国外企业,国内的小米也正走在淡化硬件的路上。无论是否出于招股需要,小米再次强调了保持5%硬件利润的原则,并继续强化其互联网企业的身份。
“硬件所遭遇的困境,还需要从硬件本身去突破。”李殿玺说,“市场上的产品依然存在着诸多‘痛点’,比如续航等问题。谁能拿出革命性的解决方案,谁才能从硬件设备上获得最大的利润。”
来源: 科技日报
热门文章
推荐内容
- CVIC SE Enters the Jamaican Expressway Market with the Strat
- Huawei and Haier Sig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 Sunyard and Chouzhou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the Internet Fi
- To Build the Cloud Ecology, Taiji and Huawei Sign a Strategi
-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为健康中国战略献智出力
- 挽狂澜、精技术、升业绩——访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长仓浩士
- 湖光山色秀西楚风韵 一体两翼创国家基地
- 让世界更卓越运转 ———访SAP中国区总裁萧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