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算如将兵:智能计算中的“华为兵法”
每一次人类生产力的革新,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技术条件的成熟。一艘远洋货轮背后,是六个煤钢复合体,超过三十个学科研究机构,二百个行业的支撑。社会化生产就像一架精准复杂的机械,不能缺失任何一个部件。
而在智能时代逼近现实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准备好了所有条件吗?
可能并没有。在今天,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已经被证实在生产效率提升上有相当通用而广泛的潜力,但全球范围内,企业AI技术普及率还不到4%。
二者之间的落差究竟从何而来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算力。
智能带来无限想象,但大部分行业还只能徘徊观望。主要原因或许在于,智能产业时代作为企业与社会经济新能源的算力,依旧处在相对缺乏,并且面临诸多问题的阶段。
而这场面向算力焦虑的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堆芯片,或者等待摩尔定律再一次爆发就可以解决的。应对复杂的算力问题,需要从技术创新、产品服务迭代,再到生态资源组织的全面应对方案。
换言之,智能计算时代,也是要讲究兵法的。
12月21日,首届华为智能计算大会暨中国智能计算业务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这场主题为“芯开始,让智能计算无所不及”的产业峰会中,华为正式宣布将华为服务器产品线升级为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并发布了华为智能计算战略。
构建全栈化、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华为,在计算这个基础中的基础领域,是如何完成智能升级的?从刚刚完成的智能计算业务部升级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条从问题,到解决方案,再到背后战略意图的完整曲线。
所谓知敌,知战,知策,便是兵法,那么在华为步步调配中,我们或许也可以看到智能计算时代的“新兵法”。
算力之饥:一场迫在眉睫的战役
让我们先回到文章最初提到的问题,今天企业已经知道AI的魅力,却迟迟无法完成对AI的应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透视,为什么算力在智能时代对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1、 AI算力稀缺昂贵,增加企业应用负担
我们知道,AI不同于以往的计算任务,它要求更独特的处理架构,并需求针对性的异构计算。而这些能力在今天很多都还是稀缺能力,购买一块用于AI计算的国外某品牌GPU板卡,不仅价格昂贵,还需要长时间排队。而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AI算力却比以往的IT技术更多,比如长时间反复进行的模型训练、大规模部署可能出现的算力风暴,都让企业在通往智能化的路上道阻且长。
2、 算力无法渗透,AI距离现实太远
对于企业来说,AI不能仅仅停留在服务器和虚拟机中,而是必须渗透到厂房、车间、矿山,而在传统的云计算体系中,AI算力难以抵达这些具体场景,必须构建云边端一体化的新型智能计算解决方案,才能完成AI到现实的渗透。
3、 架构不协调,数据无法正常流动
目前数据都只在数据中心里面处理,而目前数据的分布非常广泛,在边缘、在端侧都有海量的数据在产生,它们也需要分析与处理。中心与边缘,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更完整,才更有价值。但目前要实现数据流动,有2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数据框架不统一,数据无法对接与处理;二是网络联接(带宽、延时等)无法支持海量数据的同步。数据不流动,就无法完成相应的业务场景,也会限制数据的价值发挥。比如:数据中心数据不足,无法满足建模需求;数据训练结果也无法与边缘的推理及时同步。
4、人才储备不足,复杂的智能计算无法实现
AI的人才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而对于非互联网企业,以及IT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来说,人才问题往往更为凸显。企业知道有某种AI算法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要在复杂的计算架构间交付出最终结果,却是企业无法负担的。
种种问题交错,最终组成了企业在AI大潮前停步不前的“算力之饥”。那么这场饥饿如何填补呢?华为给出的答案是,全面升级智能计算,从“芯”开始,构建全栈全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
智算破阵:华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我们知道,在IT时代,算力主要由服务器提供。而在智能时代到来之际,算力在企业应用中的地位被增强,而相应需求也因生产系统的复杂性被自然加强,且需要渗透到云边端全场景当中发生计算。
在智能化时期,企业需要的是性价比高、能力充沛,云边端一体化的智能计算服务。那么我们向回逆推,企业的算力供应商,也必须升级自身产业体系,提供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智能化算力解决方案。
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邱隆认为,能够为客户提供云边端一体化、全场景的智能计算能力,是华为最终给出的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
从华为智能计算战略的全线升级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答案:
首先,适应企业对智能的需求,必须建立在从芯片,到IT体系的全面智能化上。也就是必须先在计算产品本身完成智能化升级。
针对这个问题,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宣布全面升级了产品体系。比如更新第二代华为智能网络芯片;将FusionServer升级为FusionServer Pro,聚合智能服务器,华为智能管理芯片加上华为打造的智能管理套件;同时,华为发布了备受瞩目的ARM处理器芯片,这是世界首款7nm数据中心ARM处理器芯片,首次使用ARM v8架构,帮助企业用户实现智能化的异构计算。全线智能化产品升级内容还有很多,不难看出,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的升级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是建立在技术到产品服务的全线革新之上。
此外,针对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算力需求,华为还将通过普适的工程能力,来满足多种环境的算力部署需求。工厂、矿山中的AI需求,可能发生在高温、低温、湿度过大等各种极端情况下,工程适应能力事实上是企业应用AI的关键进程节点。
另一方面,通过昇腾AI系列芯片,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可以架设出统一架构的云边端全场景计算能力,来实现数据的协同和互通,让用户避免兼容难题,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来降低人工智能使用的门槛。
通过三大能力的升级,智能算力体系在华为AI版图中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邱隆认为,华为智能计算业务将在华为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中承担基座的角色,在三方面支撑华为提供的智能化升级转型产业服务。
首先,智能计算可以在华为内部成为支撑。秉承自己的产品自己先用原则,智能计算已经在很多领域帮助华为集团完成了生产效率提升。比如华为数据中心进行智能化升级后,完成了节能8%,运维效率提升了30%的目标。
此外,智能计算业务还将作为单独销售渠道,面向需要直接运用大幅智能计算的客户进行出售。
而在更广泛的层面,智能计算业务将与华为其他业务进行整合,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复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换言之,智能计算的升级将成为华为其他业务升级的引擎。比如在公有云领域,这次智能计算升级后,华为云将在AI算力、创新算力、异构算力、x86算力四个层面,实现整体算力大幅提升,为客户提供移动场景等创新AI解决方案。
计算是一切的基础,既可以看作一种具备广泛市场的企业服务产品,也可以看作所有企业智能类产品的升级基础。
从技术、工程、架构、生态等领域进行全面升级,可以看作华为对于智能化大潮,以及广泛存在的算力饥渴给出的全新答案。
智能计算中的兵法:破解算力难题的“华为三章”
华为智能计算领域的升级,是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的全线产品与业务创新。或许我们有必要在知道智能计算升级了什么之外,了解智能计算体系升级,需要秉承怎样的战略思考。
从华为在智能计算体系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升级、生态合作,以及华为内部业务打通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的“华为三章”,视之为智能计算领域华为所坚持的兵法。
1、 兵贵其堂:今天关于智能计算的讨论很多,但是过多纷杂的解决方案都没有聚焦于本质问题,那就是从芯片端开始的算力供给能力。对于智能计算来说,适合时代需求的异构计算、云边端协同计算能力,都必然建立在不同的芯片体系之上。这是最困难的领域,但也是无法绕开的本质出路。从芯片出发,以堂皇之师破解算力难题,是华为坚持的第一条兵法。
2、 因地制宜:企业运用AI算力,不是一场纸上谈兵,而是必须在现实中关注算力障碍如何发生,有哪些实际的待解决问题。天气原因、网络原因、人才原因,这些听起来并不高科技的问题,却可能是制约企业运用AI的关键限制。为此,必须提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算力部署能力与工程化能力,在现实中解决企业算力问题,而不是将算力的扩张停留在纸面上。
3、 如臂使指:企业需要智能算力,不仅存在这场景特殊的问题,还面临着流程复杂,算力需求不断变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服务商能够提供灵活的计算架构,以及随时扩展加成的算力兼容能力,运用架构一体化、全场景适应化能力,以用户为中心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作华为式智能计算的关键。
算力的瓶颈与突破,完全可以看作属于这个时代一场全新的生产力战争。而其中的兵法,既包括了技术创新能力,又包括对产业规律和企业需求的实际洞察。华为的“算力兵法三章”背后,隐含着企业智能化市场中的最基本规律:AI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是智能化愿景实现的基础支撑。只有基础牢固,生态稳定,万物才有茂盛生长的可能。
热门文章
- CVIC SE Enters the Jamaican Expressway Market with the Strat
- Huawei and Haier Sig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 Sunyard and Chouzhou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the Internet Fi
- To Build the Cloud Ecology, Taiji and Huawei Sign a Strategi
- 强化反垄断 依法规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仍大有可为
- 坚持创新引领 做强数字经济
- 数字建筑平台助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