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智慧城市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 详细内容

刷脸才能进小区,是时候给个说法了

疫情期间,一些小区为了加强管理,强制业主刷脸开门禁。这原本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如今却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看似便利,实则风险暗藏,也牵动着千家万户,“刷脸”成为两会的关注话题并不意外。日前,据媒体报道,已经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国家加强人脸识别监管。

借助科技手段,让小区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化升级,让业主有更好的居住体验,或许没有人会有什么异议。不可否认,在疫情期间,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的加持,对于小区的疫情防控,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将人脸识别技术和健康码进行关联,对进入小区人员“严防死守”,让科技防控取代人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节省了社会成本。

问题在于,现如今,公众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尚有疑虑。况且,由于应用缺乏监管,个人隐私和信息权利往往难以主张。想想确实有点难以接受,“滴”的一声,我们的“脸”就被物业悄悄搜集了,没有人会告诉我们,这个“脸”除了用来开门,还会被用来干什么?会不会被偷走被贩卖?

公众的焦虑并非没有道理。“裸奔”的数据会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透明人,近年来,关于个人隐私泄露的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苦不堪言。也因此,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面对小区的刷脸门禁时,果断说出了“NO”,一时间被舆论广泛关注。

央视新闻曾报道,因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大量的人脸数据都被掌握在各个运营方中。至于数据是否脱敏、安全是否到位、会被怎么应用,外界一概不知。而且,一旦遭到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

更为关键是,人脸不能复制,数据一旦泄露,可能会影响一辈子。

正因为事关重大,在刷脸进小区这件事上,不能不考虑公众的感受,不能不尊重业主的权利。尤其应该杜绝一刀切强制推行。如果任由物业说了算,让商业行为染指公众利益,势必激发社会矛盾,势必影响社会和谐。舆论的关注,公众的关切,相信一定能督促有关部门及时作为,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尽快给公众一个说法!也期待立法层面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