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产品显成效
日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一行来到建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调研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运用。记者随同调研组采访时感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对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均有帮助,凸显出个性化教育的勃勃生机。
哈佛大学语言和脑信息中心研究员、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李太豪介绍,从全球科学发展态势看,教育信息化必经技术化、智能化、智慧化三个阶段,技术化要让表现手段达到极致,智能化要让算法达到极致,智慧化要让理解达到极致。目前,中国智能教育的序幕已经拉开。
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的智能化。人工智能范畴的语言智能概念,是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2012年首次提出的。在他带领下,经过多年努力,全国唯一的国家语委语言智能科研基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语言智能专业委员会都落户首都师范大学,学校获批我国第一个语言智能博士点。
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6个,有10多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这些学科涵盖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团队包括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科大讯飞董事长等。
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史金生教授说,研究团队将“语言神经机制—语言本体机理—语言智能计算”视为一个整体,强化人机意识同构基础理论,研究人脑语言运行机制与机器语言运算同构原理;探索人类语篇生成机制与机器语篇生成机制的关系,构建机器智能写作的理论模型;剖析人类语言学习规律与机器深度学习的关系,寻找学习内容智能推荐的理论依据;研究人类语言语义网络与机器语言语义网络的结构拟合度,解决机器判定文章主题聚合度的理论问题。
目前,该中心的多源成像语言智能理论与关键技术相关创新成果应用于智能教育产品研发,取得显著成效。语文智能学习系统、中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汉语智能写作系统、英语作文批改系统、英语智能测评系统、善学云智能教学AR平台、图—语生成可视化系统、智能教育机器人等已经投入使用。
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团队一直在调研:人工智能能够给教师什么样的帮助?学生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智能技术对教学改革有何帮助?
教师对学生语文课作文的批改结果反馈,一般需要一个工作日以上的时间。中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基于语言大数据的知识挖掘技术,采用多维作文分级体系、评价细则,实现了在线作文智能批改,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及时将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本人,其中既有实用的写作指导,还有建议示范,纠错点评。这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依靠数据指导,定制教学方案——他们还将人工智能用于班级管理;为师生搭建智能互动平台,以便于高效沟通,架起理解的桥梁。智能的学业水平测评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及时监测、诊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焦点,提高学习效果。
据介绍,英语作文批改系统迄今累计批改英语作文4亿多篇,服务7000多所学校,1700万学生,帮助15万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并大大减轻工作量。目前批改网等多款产品已经在许多教育资源匮乏地区和学习基础薄弱学校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市朝阳区14所基础薄弱学校使用过批改网后,其中考英语作文平均分超过了朝阳区平均分。
周建设教授说:“我们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投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积极筹备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李建聪说:“我们将与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联手,推进个性化教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