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经验”到“靠数据” 智慧化种粮帮农民管好田
阳春三月,油菜花开,春耕进入大忙时节。
站在田边,老邹打开手机上的“大田物联”APP:“你看,我们基地上万亩田的翻耕情况都在这,耕作层深度、有无重复和漏耕一目了然。”
50岁出头的老邹名叫邹泰晖,过去从事农机生产和销售。2018年,他回到家乡江西省南昌县蒋巷镇,与北京一家物联网公司合作创办了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流转了1.5万亩农田种粮。
当不少农民还在努力实现机械化种粮时,老邹已开始智慧化种粮的探索。
带着记者来到田间,老邹指着一套集太阳能发电板、360度摄像头、风速仪等于一体的物联网设备说:“这是我们的智慧农情检测站,它会监测田块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农作物长势等,每两小时向后台传输一次数据,如果数据与设定的标准值比对出现异常,后台会自动报警。”
“像这样的智慧农情检测站,我们一共有50多个,等以后5G技术普及了,传输数据还将从现在的每两小时一次变为实时。”老邹说。
不仅农田成为“智慧农田”,农机也变身“智慧农机”。记者看到,老邹用来翻耕农田的旋耕机机身都装有摄像头和小型智能终端。“我只要打开手机上的APP,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农机的耕作轨迹图和作业效果图。”他说。
在老邹看来,今后种田将逐步从“靠经验”转向“靠数据”,实现标准化生产。“我们基地的农民巡田都要带手机,每巡完一块田都要打卡、拍照,将信息传回后台,并和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有针对性开展田间管理。”
如此多技术投入,会不会推高种田成本?“前期设施投入肯定更大,但在生产中能稳产、降本、增效。”老邹举例说,过去农民打药施肥很容易过量,如今他们在对每块田的土壤和作物长势情况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指挥无人机精量喷洒,每块田打药施肥的量不同,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2019年4月1日,育苗,人员:胡凤根、邓世武等;2019年5月15日,耕地,人员:万开其、谌火根等;2019年6月11日,插秧,人员:何景民、万国春……”拿出一袋基地生产的大米,记者用手机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这袋大米的产地信息以及从育苗、耕地、插秧、植保、施肥到收获的“生产履历”。
老邹说:“智慧化种粮,不仅能帮农民管好田,也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春分将至,田间即将开始插秧。站在田野上,铺展在老邹眼前的,不仅是一块块承载丰收愿景的水稻田,也是一片智慧化种粮的试验田。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