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搭建“地球大数据共享平台”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发布了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2018年度成果——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这个数据共享大平台就好比一个数据“淘宝”网,不仅能服务“一带一路”区域项目建设及遗产保护等,普通公众也可以搜索海量数据,还能通过APP应用获取植物、动物等各种科普信息。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执行期5年。专项致力于构建包含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大数据与云服务共享平台,重点开展数字“一带一路”、全景美丽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三维信息海洋和时空三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此次重点发布的是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两个核心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CASEarth Databank系统,以及一个区域系统——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
中科院副院长、地球大数据先导专项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亚平介绍,地球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是集成多领域海量数据、服务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与决策支持的科学平台。该平台以共享方式为全球用户提供系统、多元、动态、连续并具有全球唯一标识规范化的地球大数据,通过建立数据、计算与服务为一体的数据共享系统,推动形成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新模式。目前共享数据总量约5PB,其中包括对地观测数据、生物生态数据、大气海洋数据等,用户目前可以在线检索到40%的数据。
地球大数据专项负责人郭华东院士介绍,这个地球大数据系统在全球4大洲8个国家建设了8个数字丝路国际卓越中心,可以服务整个“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建设,比如部署重大工程项目,企业的投资、项目落地是否有风险,附近是否是潜在的地震区或者水灾发生区等等,都可以参考这套系统提供的数据。另外对国家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也形成一套大的标准规范,帮助这些国家一起来做培训。“最近在突尼斯、柬埔寨等国家,都在做这样的培训,等培训结束让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后,我们后期再做一些指导就可以了。”
这套大数据系统是向全球、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普通公众也可以使用这套系统。简单来说,这个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就相当于是一个数据“淘宝”网,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及相关信息。根据这套系统,也产生了很多应用的APP软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数据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应用软件,可以给大家科普很多植物或花蕊的知识,比如大家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拍张照片上传,就可以获取植物的相关信息。
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