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把基础学科的“冷板凳”焐热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言犹在耳。但近年来,“奉献”“冷板凳”“异常艰苦”……却成了大学生选报志愿时对基础学科的刻板印象。在知乎、豆瓣等大学生汇集的社交网站上,谈到基础学科,有网友用四个字概括——“又难又穷”。基础学科不仅招生难,而且许多此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纷纷转行。
所谓基础学科,是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等。基础学科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应用学科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这些学科通常商业价值不明显,较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应该说,基础学科成为“冷板凳”是有一定道理的。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基础学科一般就业不易且培养成本较高,讲究厚积薄发和长期性。学习过程之艰辛往往不为外人所知,一些大学生入学后耐不住寂寞,可能会选择中途放弃。从学科研究来看,基础学科研究前期投入大,但成果转化较慢,甚至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
基础学科虽“冷”,但我们对它的态度不能“冷”,不能因为冷门而不重视。
一方面,在学科人才上要管理好“出入口”。“入”指的是人才的招生和培养。当前,我国已有针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强基计划”。在此基础上,不妨建立与“强基计划”衔接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让高中生对一些基础学科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其中的魅力,从而为高中、高校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辟新通道。“出”指的是人才培养退出机制。有些学生之所以不敢选择基础学科,正是因为担心没有很好的退出机制,未来如果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在这方面,我们不妨细化各个培养阶段的退出出口,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安心于学习和研究。
另一方面,在学科研究上,基础研究的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难以预测性。为此,相关支持政策要到位,既要大幅增加资金投入,又要适当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基础学科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沉下心来致力于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力求在一些重大理论上取得突破。此外,一些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结构和资助机制不合理也亟须改变。据统计,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中央财政,地方、企业投入比重较低,而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投入则占到基础研究投入的20%甚至更多。对此,要鼓励更多企业、社会资金进入基础学科领域,共同探索更好的支持科研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基础学科研究的资金来源结构。
风物长宜放眼量,打铁还需自身硬。众多学子也要明白,唯有不断积累知识、打好基础、潜心治学,方能早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