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定能“胜算”吗
“本来只想看个花絮,却被不断推送过来的短视频‘强迫’着刷完一整部剧。”近段时间以来,“热搜式追剧”成为不少观众看剧的“新姿势”。这背后,实际上是社交媒体、片方和播出方利用智能算法与观众口味达成的一种“共谋”。随着实时播出大数据监测成为一项常规操作,在剧情之中找寻热点然后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扩散的营销行为已屡见不鲜。如此一来,片方和播出方顺理成章地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观众也可以通过几个名场面、几句“吸睛”的剧情介绍,甚至几张动图、几帧画面“速食”一部作品。这种方式看上去两全其美,殊不知既破坏了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美感和价值功能,也败坏了观众的“观剧胃口”。
算法对于影视作品的“介入”早就有迹可循。《小时代》系列电影通过分析关键词条微博搜索量,以及搜索群体、搜索时段、主演的关注度等大数据指导创作,以迎合市场口味;电影《后会无期》对目标观众进行数据画像,利用分析结果辅助剧本创作。算法概念在当时尚不流行,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算法应用于影视创作的“早期实践”。如今,智能算法已然大行其道,不仅为创作者提供市场决策依据,还可以根据观众的行为数据推荐与其兴趣相匹配的内容。智能算法对影视行业的“入侵”也远不止于营销和传播层面,而是以一种所谓中立的“理性工具”面孔深度渗透到内容策划、拍摄乃至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这在具有天然技术优势的网络视听平台上尤盛。例如,爱奇艺开发了面向项目策划环节的流量预测智能算法模型,还针对内容生产推出“艺汇”智能选角系统、AI智能剪辑,针对营销环节打造视频精彩度分析算法。智能算法背后的大数据运算为影视创作提供了看似更为合理的参考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的喜恶和市场的走势,能有效地帮助影视创作者掌握潜在的话题热点,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智能算法规则下诞生的影视作品往往有着“吸金体质”。有“利”可图,就容易趋之若鹜。算法显示,影视作品要想上热搜,引发舆论讨论,设置具有话题度的“热搜工具人”角色是比较稳妥的方法。于是,家庭剧里总要有个重男轻女、一味索取的长辈,或好吃懒做、依赖他人的兄弟姐妹;情感剧里一般都会出现看似楚楚可怜却工于心计的第三者,或者自私懦弱、处处留情的渣男;还有霸道总裁、玛丽苏大女主等,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却都在算法的指导下,为脸谱化的人物设置程式化的剧情,打造一系列吸引眼球的话题标签,收割极为短暂的市场热度之后只留下一地鸡毛。部分影视创作者甚至将智能算法奉为圭臬,仿佛离开了智能算法的计算结果,演员和嘉宾就不知道怎么挑了,剧本也不知道怎么写了,连播出上映的时间都要大数据分析“天时地利人和”之后才能做决断。
这不禁让人质疑,难道仅凭智能算法就能计算一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影视剧应当是有思想的艺术产品。而正是这种宝贵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使作品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让创作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而在算法规则里兜兜转转的“热搜定制爽剧”却千人一面,套路雷同。难怪很多观众会吐槽,虽然市场上的热播影视剧一直在变,眼前一亮的惊喜和实质性的获得感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在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会仿之效之,一味地通过智能算法来编织影视作品的骨架和肌理,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大众的喜好,不仅将会使影视创作走入机械重复甚至倒退的“死循环”,而且将带着观众在“娱乐至上”的歧途中走入钳制自主思想的泥淖。
实际上,这种“唯算法论”的创作态度就是“唯数据论”的“换汤不换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存在的智能算法,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让其产生“异化”的是那些妄想用算法走创作捷径、迅速在市场中捞一笔热钱的浮躁心态。这必须引起业界的警惕。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对智能算法盖棺定论,将其束之高阁。每一种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有其合理性,智能算法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多裨益。它不仅提升了作品的生产效率,还拉近了内容创作与观众需求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影视作品实现“为人民而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对于创作者而言,应当辩证地看待应用智能算法,在充分发挥创作主动性的基础上,真正让智能算法为影视创作锦上添花。所谓,“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在“智能”中走向“无能”,是影视创作在智能算法时代下必须警惕的悲哀;而如何凭借智能算法的“大数据”深刻洞悉影视创作的“大智慧”,则应当成为实践和探索的永恒命题。
来源:光明日报